次日,天色微亮,紫禁城太和殿内,早朝的钟声悠悠回荡。满朝文武大臣身着朝服,整齐列班,神色恭敬。
鄂尔泰稳步出列,撩袍跪地,声音洪亮清晰。
“陛下,臣有本启奏。近来京城治安状况堪忧,乱象丛生。步军统领衙门、五城察院与地方绿营在治安管理上权责交错,遇事相互推诿,致使治安事件频发,百姓难享太平。前几日,西市竟在光天化日之下发生抢劫大案,盗贼公然逃窜,许久都未缉拿归案。”
鄂尔泰话音刚落,负责京城治安的步军统领、五城察院御史与绿营都统纷纷出列,跪地请罪。
步军统领满脸愧色,叩首说道:“陛下,京城治安混乱,臣等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恳请陛下降罪,以儆效尤。”其余官员也跟着附和,一时间请罪声此起彼伏。
见时机已到,鄂尔泰随之话锋一转。
“臣深思熟虑,建议整合治安相关部门,统一事权,设立专门机构,专职京城及地方治安。”
随着鄂尔泰提出合并建议,殿内顿时一片哗然。
步军统领率先发难,他跪在地上,眉头紧皱,语气急切。
“鄂大人,您这方案虽出发点是好的,可实在是太过激进。我步军统领衙门,自开国以来便肩负守卫京城的重任,多年来一直恪尽职守,如今突然要与其他部门合并,诸多事宜如何协调?
我们掌管京城九门,事务繁杂,且与八旗军队多有协作,合并之后,指挥体系势必大乱,恐危及京城安危。”
五城察院的一位御史也面露难色,沉声说道。
“陛下,五城察院负责稽查京城治安,多年来已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巡查、办案流程。
若贸然合并,人员调度、职责划分都将面临难题,短期内怕是难以适应,还望陛下三思。”
弘历神色平静,目光从一众官员脸上扫过,随后看向鄂尔泰,缓缓开口。
“众卿所言,朕皆明白。
然如今治安部门架构繁杂,职能交叉,弊端丛生,确有改革之必要。
朕亦早有整合之意,鄂卿所奏,正合朕心。还请鄂卿详细阐述具体方案。”
鄂尔泰深吸一口气,再次叩首谢恩,而后起身,有条不紊地说道。
“陛下圣明。
臣以为,整合可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先梳理各部门现有职能与人员配置,绘制详细的权责清单。
步军统领衙门负责京城门禁、夜间巡查;五城察院主管市井治安、缉拿盗贼;地方绿营维持城郊及地方秩序。
将这些职责清晰界定,避免重复与空白。”
“第二步,设立临时协调机构,由各部门选派得力官员参与,负责沟通协调。
在协调机构的统筹下,逐步试点整合部分业务,如联合巡逻、协同办案等,磨合各方工作流程与人员配合。”
“第三步,待试点成熟,再正式组建警察局。
统一调配人员,重新规划辖区与职责,制定全新的管理与考核制度,确保新机构高效运转。
如此循序渐进,既能推进整合,又可减少动荡。”
弘历听完鄂尔泰的方案,目光扫视着朝堂上的众人,高声问道:“众卿对鄂卿所提方案,可还有异议?”
鄂尔泰的党羽们纷纷出列,拱手说道:“鄂大人所言极是,此方案周全详尽,定能解决当下治安难题,臣等附议。”
张廷玉心中明白皇帝改革的决心,也上前一步,恭敬说道:“陛下,鄂大人的方案考虑深远,循序渐进,既能整合资源,又可平稳过渡,实乃良策,臣赞同。”
顺天府尹也站出来表态:“陛下,臣赞同鄂大人的提议。如今京城治安现状急需改变,如此整合有望改善局面,臣愿全力配合。”
见鄂尔泰一派占据上风,步军统领和五城察院的官员虽心有不满,但见陛下态度坚决,也不敢再多言。
这时,一位官员出列问道:“陛下,若依此方案,那这新部门名称是什么?隶属何处?是归步军统领衙门,还是五城察院,亦或是独立存在?”
鄂尔泰立刻拱手回道:“回陛下,此事关系重大,臣不敢擅自做主,还请陛下圣裁。”
弘历微微颔首,神色从容地说道:“合并后的组织名为京师警察局,至于隶属关系,朕思量再三,决定将京师警察局隶属顺天府。
顺天府本就负责京城民政事务,与百姓接触密切,对京城各方情况了如指掌。
治安乃民政之要,将京师警察局划归顺天府,便于统筹协调,使治安管理与民生事务紧密结合,提高办事效率。
如此一来,也能避免步军统领衙门与五城察院因权力分配产生争端,更利于新政推行。众卿以为如何?”
众人纷纷跪地,高呼:“陛下圣明!”那些原本心中尚有不满的官员,此时也顿时恍然大悟,难怪顺天府会如此积极站出来支持,原来是这么一番缘由。
可众人还未从适才关于警察局隶属的讨论中回过神来,鄂尔泰便又向前一步,神色肃穆,高声说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