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见过大公子。"蒙恬在离开章台宫后就马不停蹄的来到大公子府。
"大将军何时回到咸阳的?不知此番前来有何事?"
蒙田常年驻守长城,防御北方匈奴。而且又是父皇的心腹爱将。平日里自己与他并没有什么交集。况且由于自己的母亲出身问题,父皇并不怎么相信自己。所以自己平日里也很少与军队的人相交。只敢与一些儒生交流国家政策。这蒙大将军突然来找自己,倒是让人吓了一跳。
蒙恬看到扶苏这个样子也明白了些什么。连忙向其解释是始皇陛下让自己来找他的。扶苏这才打消疑虑,不过内心更是好奇,父皇这是要干什么?
"公子,陛下让我们俩去见一个人。具体怎么回事,臣也不知道。只说对方是一位大才,我们还是先去见见吧。"
扶苏原本是打算去举贤堂的,听说楚国贵族项燕的后人会来,不过如今父皇有命,只能下次再见了。
二人带了十几个侍卫就向着小竹林而去。
自从半个月前始皇和李斯离开后,高要就再也没见过他二人。高要也依然坚持去酒楼做菜。不过凭借他的感知,他知道附近有人偷偷监视着他。不用说,肯定是始皇的人。他也不用担心始皇对他不利。依旧上午做菜,下午回来酿酒和习武。
这天,就在高要打完一套罗汉拳之后院外传来掌声。
"先生这套拳法虽然看似朴实无华,却处处暗含杀机,在近战中尤为突出。哪怕是几个壮汉在没有兵器的情况下也很难伤到先生,果然是高人呀!"扶苏对高要大为赞赏,而一旁的蒙恬更是震惊。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套拳法如果运用在军中,结合军中的搏杀之术,大秦士兵的战斗力甚至能提高一个等级。
高要看二人穿着和气质,感觉到不是常人,于是便将二人请进院内。看到二人看向自己的酒缸,于是便拿出一壶酒给二人斟上。
"在下看二位穿着华贵,谈吐不俗,不知二位今日前来找在下有何事?"虽然高要一时猜不出这两位是何人,但想必肯定是朝廷中人。
"在下扶苏,是大秦长公子,这位是大将军蒙恬。得知此处有一位高人,我二人今日特来相见。多有打扰,还望海涵。"
高要看着扶苏有理有节的样子,不愧是儒家培养出来的。至于他们能来到这里,肯定是始皇叫他们来的。至于李斯,没有始皇的命令,他可不敢在外面乱说。看来这是始皇对自己的第二次考验了。
这二位一个头脑简单,一个愚忠。看自己如何使用忽悠大法,将他们拯救回来。
"哈哈哈,高人谈不上,只是一个乡野之人罢了。"
"阁下可不是一个乡野之人。就凭阁下刚刚那一套拳法,如果放在军中都能给你一个督卫的官职。更何况听说先生有不少治国良策,这又怎不是高人?今日扶苏来此特地向先生请教。"
"请教不敢当。在下也只有一些微末见解,倒是可以互相讨论讨论。"
"不知先生如何看待儒家?"扶苏一心学习儒学,很希望找到一个志同道合之人交流。如今高要进入父皇的视野,如果能得到他的支持,肯定能让父皇大力推崇儒学。
高要看向扶苏,他就知道扶苏会问这个问题。其实很多人有个误解,认为扶苏是被儒家带歪的。其实他们所认为的儒家是宋朝之后的儒家。先秦时期儒家子弟可不是软骨头。秦始皇也并不反感儒家,只是因为诸子百家太多,他现在一时也没有想好到底如何做,只能沿用之前以法家为本的国策。
"公子是不是认为应该将儒家取代法家?"
"难道不应该吗?现在天下一统已无战事。百姓需要休养生息,法家制定的法律条文太过于严苛,百姓苦不堪言。"
"公子,你真的了解秦律吗?你去认真考察过百姓对秦律的看法吗?不要只看儒家的看法,因为现在天下归秦,所以他们为了争夺陛下的重视,都会不遗余力的抹黑对手。更不要去询问六国旧贵族的看法,秦人灭了他们的国,剥夺了他们的荣华富贵,他们会给你好建议吗?一个个都巴不得天下大乱,秦国灭亡。"
扶苏一下子陷入深思。秦律他当然读过,也十分的了解。一开始他也认为并不严格,可是周围的人都那么说,所以他…
"先生,六国已灭,对于这些旧贵族,难道我们不是应该向他们道歉,并取得他们的谅解吗?"
听到这话还不等高要说什么,蒙恬就一脸震惊的看着他。这就是未来帝国接班人吗?自己这些人用命打天下,结果他居然还要向敌国旧贵族道歉求原谅,此刻蒙恬对扶苏是说不出的失望。
"扶苏,你不觉得你说的这话可笑吗?你家先祖奋六世之余烈,你父皇雄才大略,宵衣旰食才打下这偌大的天下,如今你却要敌人原谅。原谅什么,如果是你被别人亡国,你会原谅对方吗?"
高要的话如同洪钟大吕,振聋发聩,扶苏一下子恍惚了,这些年的坚持仿佛是那么的可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