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解冻已冰封 第3节 勃列日涅夫时代

作品:俄罗斯风云录|作者:一条翻身小咸鱼|分类:历史|更新:2025-04-26 03:33:36|字数:9150字

阿富汗战争成为了苏联的泥潭,它不仅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让苏联在国际上陷入了孤立。这场战争让苏联的国力受到了极大的削弱,也加剧了国内的社会矛盾和政治危机。

从军备竞赛的数据来看,1970 - 1980年苏联军费占GDP达15% - 17%,同期美国为5% - 6%。高额的军费开支使得苏联在军事上投入过多,而在民生和经济发展方面却投入不足。这进一步加剧了苏联经济的困境和社会的不稳定。

苏联就像一个躺在镀金棺材里的巨人,外表看起来强大无比,但内部却已经千疮百孔。停滞的经济、腐败的政治、残酷的战争,让这个曾经辉煌的帝国逐渐走向衰落。

五、遗产:沙皇式社会主义的终极形态

1982年,勃列日涅夫咽下了最后一口气,他床头还摆着捷克斯洛伐克赠送的“和平奖杯”。这个奖杯似乎成为了一种讽刺,它见证了勃列日涅夫时代苏联的扩张和战争,也见证了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矛盾和分歧。

勃列日涅夫留给继任者的,是一个用石油美元浇灌的虚胖巨人。军工复合体吞噬了60%的GDP,这使得苏联经济过度依赖军事工业,而忽视了其他产业的发展。粮食年进口量却达4000万吨,说明苏联在农业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无法实现粮食的自给自足。每四个家庭有一台电视机,但播放的《春天的十七个瞬间》连续剧已重播十二遍,这反映了苏联文化生活的单调和匮乏。

“勃列日涅夫主义”最终反噬其主。当戈尔巴乔夫试图改革时,东德昂纳克、保加利亚日夫科夫纷纷搬出“有限主权论”抵抗新思维。这些东欧国家在“勃列日涅夫主义”的影响下,已经形成了一种保守和僵化的思维模式,他们不愿意接受改革和变革。

这个用坦克和石油构筑的帝国,如同西伯利亚永冻层下的猛犸象尸体。看似完整,轻轻一碰便化为尘埃。苏联的解体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勃列日涅夫时代的扩张和停滞无疑为苏联的解体埋下了伏笔。

1982年乌兹别克棉花贪腐案涉金额30亿卢布(约合当时420亿美元),牵连2.5万名官员。这起腐败大案只是苏联腐败现象的冰山一角,它反映了苏联政治体制的腐朽和监督机制的缺失。

勃列日涅夫时代是苏联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它既有辉煌的一面,也有黑暗的一面。这个时代的遗产对苏联和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让人们深刻认识到,一个国家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军事和资源,还需要注重经济结构的调整、政治体制的改革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否则,即使曾经强大如苏联,也难以逃脱衰落和解体的命运。苏联的历史为后来的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让人们更加珍惜和平、稳定和发展的环境。

喜欢俄罗斯风云录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俄罗斯风云录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俄罗斯风云录》,方便以后阅读俄罗斯风云录第26章 解冻已冰封 第3节 勃列日涅夫时代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俄罗斯风云录第26章 解冻已冰封 第3节 勃列日涅夫时代并对俄罗斯风云录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