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中一个略显富态的中年男子站了出来,“我来念!”他掏出几枚铜钱递给小贩,接过一份报纸,大声念了起来:“近日,我大炎王朝青州府发现一种名为‘土豆’的神奇作物,亩产竟高达四十担!……”
随着中年男子的朗读声,周围的百姓们都露出了震惊的表情。
“四十担?这…这简直是天方夜谭!”一个年轻的农夫惊呼道。
“是啊,就算是上好的水田,一年也才产个五六担,这土豆怎么可能产这么多?”一个老妇人附和道。
人群中议论纷纷,质疑声、惊叹声此起彼伏。
“我亲眼所见!我家的田地就种了土豆,亩产确实有四十担!”一个身材魁梧的汉子站了出来,大声说道。
众人闻言,纷纷将目光投向了他。
“你…你说的可是真的?”老农颤抖着声音问道。
“当然是真的!我骗你们干什么?”汉子拍着胸脯保证道。
“这土豆真的有这么神奇?”另一个农夫问道。
“可不是嘛!这土豆不仅产量高,而且耐旱耐寒,就算是贫瘠的土地也能生长。”汉子滔滔不绝地讲述着土豆的种种好处。
周围的百姓们听得目瞪口呆,他们从未听说过这种神奇的作物。
“这…这要是真的,那我们以后岂不是都不用挨饿了?”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喃喃自语道。
“是啊,要是我们也能种上这土豆就好了。”另一个乞丐也跟着说道。
“这大炎王朝真是厉害啊,竟然能种出亩产四十担的庄稼。”一个老妇人感慨道。
人群中,一个年轻人突然开口问道:“这土豆是什么东西?长什么样?怎么种植?”
汉子正要开口解释,突然,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那汉子绘声绘色地描述着土豆的模样:“这土豆啊,长得圆滚滚的,跟个拳头似的,皮是黄褐色的,里面的肉却是白白嫩嫩的。煮熟了之后,又香又糯,可好吃了!而且啊,这东西不挑地,不管是沙地还是黏土,都能种!”
他越说越兴奋,唾沫星子四溅,仿佛已经看到了满地金黄的土豆,看到了家家户户粮仓满溢的景象。
周围的百姓们听得入了迷,一个个眼睛里闪烁着渴望的光芒。
他们仿佛已经闻到了土豆的香气,感受到了那软糯的口感。
对于这些常年挣扎在温饱线上的百姓来说,没有什么比“吃饱饭”这三个字更具有诱惑力了。
“这大炎周报上还说了,这土豆不仅能吃,还能做成各种各样的美食呢!什么土豆泥、土豆饼、土豆条……听着就让人流口水!”那中年男子继续念着报纸上的内容,声音都有些颤抖了。
“真的假的?这土豆还能做出这么多花样来?”一个年轻的妇人忍不住问道,她的孩子正依偎在她身边,眼巴巴地望着她。
“当然是真的!大炎周报还能骗人不成?”那汉子斩钉截铁地说道,“我跟你们说,这土豆啊,就是大炎王朝的宝贝!有了它,大炎的百姓再也不用挨饿了!”
“哎,要是我们也能种上这土豆就好了……”一个老农叹了口气,语气中充满了羡慕和无奈。
他的话音刚落,周围的百姓们也都纷纷附和起来,一时间,叹息声、羡慕声、议论声交织在一起,响彻了整个浦县的街道。
这股热潮迅速蔓延开来,就像一阵风一样,吹遍了浦县的每一个角落。
家家户户都在谈论着大炎周报,谈论着土豆,谈论着大炎王朝的富饶和强大。
“听说了吗?大炎王朝有一种叫土豆的神奇作物,亩产四十担!”
“真的假的?这怎么可能?”
“大炎周报上都写着呢,还能有假?”
“哎,要是我们也能种上这土豆就好了……”
这样的对话,在浦县的街头巷尾、田间地头,不断地重复着。
大炎周报,就像一颗投入湖中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迅速扩散开来。
不仅仅是浦县,整个青州都被这股热潮所席卷。
卖报的小贩们忙得不可开交,他们手中的报纸很快就被抢购一空。
“再来一份!再来一份!”
“给我留一份!我还没买呢!”
人们争先恐后地抢购着大炎周报,生怕错过了这千载难逢的机会。
青州的官员们也注意到了这一现象,他们立刻意识到了大炎周报的影响力。
“这大炎周报,简直就是一把无形的利剑,直插我大唐的心脏啊!”一个官员忧心忡忡地说道。
“是啊,这大炎周报上的内容,对百姓的蛊惑力太大了!”另一个官员附和道。
他们立刻采取行动,试图阻止大炎周报的传播。
然而,一切都已经太迟了。
大炎周报就像瘟疫一样,迅速蔓延开来,根本无法阻止。
与此同时,远在千里之外的长安城,却是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
太极宫中,灯火通明,一片繁忙。
李世民正襟危坐,听取着房玄龄的汇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