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大炎意欲何为

作品: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作者:杰外生枝|分类:历史|更新:2025-05-06 09:09:14|字数:10514字

“陛下,”房玄龄突然开口道,“臣以为,此事还有一利。”

“哦?”李世民挑眉,饶有兴趣地问道,“玄龄,你还有什么发现?”

房玄龄微微一笑,拱手道:“陛下,臣以为,此事可以用来试探太子和魏王。”

“试探太子和魏王?”李世民眉头微皱,沉吟片刻,缓缓说道,“玄龄,你的意思是……”

“陛下,”房玄龄拱手道,“臣以为,我们可以借此机会,看看太子和魏王,究竟谁更适合继承大统。”

李世民的”

不多时……不多时,随着殿门“吱呀”一声轻响,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鱼贯而出。

几位肱骨之臣的脸上,都带着挥之不去的凝重。

方才殿内的一番讨论,如同一块巨石,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长孙无忌走在最前面,他身材高大,步履沉稳,但此刻,他的眉头紧锁,眉心几乎拧成了一个“川”字。

作为当朝国舅,他向来以智谋深远着称,但今日大炎皇帝的这一出“闹剧”,却让他也感到棘手。

他隐隐觉得,这背后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而这个阴谋,甚至可能动摇大唐的根基。

房玄龄紧随其后,他身形清瘦,面容儒雅,平日里总是带着一抹淡淡的微笑。

但此刻,他的脸上却毫无笑意,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忧虑。

他捋着胡须,脚步略显迟缓,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大炎皇帝的举动,实在太过反常,让他百思不得其解。

他隐隐觉得,这其中必然有什么蹊跷,但一时之间,却又抓不住头绪。

杜如晦则显得有些焦躁,他快步走着,不时地用手拍打着自己的额头,似乎想把脑海中的纷乱思绪拍出去。

他向来以果决着称,但此刻,他却感到一阵无力。

大炎皇帝的这一手,实在太高明了,让他有力无处使。

他隐隐觉得,自己似乎已经陷入了一个巨大的漩涡之中,而这个漩涡,正在将他越拉越深。

三人默默无言,各自怀揣着心事,沿着宫墙缓缓前行。

初春的阳光,洒在他们身上,却驱不散他们心头的寒意。

宫墙外,早有两辆马车等候多时。赶车的,正是裴寂与萧瑀。

这二人,虽也是朝中重臣,但向来以“和稀泥”着称。

方才殿内的一番争论,他们虽然听得清清楚楚,但却始终保持沉默,不发一言。

见到长孙无忌等人出来,裴寂连忙跳下马车,笑呵呵地迎了上来:“几位大人,辛苦了,辛苦了!快上车,老夫送你们回去!”

萧瑀也跟着下了马车,拱手道:“几位大人,今日之事,真是让人头疼啊!不过,依老夫之见,这大炎皇帝,也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咱们大唐,兵强马壮,岂会怕他?”

长孙无忌看了萧瑀一眼,淡淡地说道:“萧大人所言甚是。不过,兵者,国之大事,不可不察也。咱们还是小心为妙。”

说完,他便率先登上了马车。

房玄龄和杜如晦也相继上了马车。

裴寂见状,连忙吆喝一声,两辆马车便缓缓驶动,向着长安城内驶去。

车厢内,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三人,依旧沉默不语。

马车轱辘轱辘地转动着,发出单调而沉闷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他们心中的烦闷。

车窗外,长安城的景象,飞速地向后掠去。

高大的城墙,巍峨的宫殿,鳞次栉比的房屋,熙熙攘攘的人群……

这一切,都显得那么的熟悉,又那么的陌生。

熟悉的是,这是他们生活的地方,这是他们为之奋斗的地方。

陌生的是,他们不知道,这平静的表象之下,究竟隐藏着多少危机。

他们不知道,这繁华的长安城,还能否继续保持它的繁荣与稳定。

他们更不知道,他们自己的命运,将会走向何方。

凤仪殿内,李世民独自一人,斜倚在软榻之上。

他的脸色依旧有些苍白,但比起之前,已经好了许多。

御医说,他这是忧思过度,导致气血两虚。

但他自己知道,他这是被大炎皇帝气的。

他堂堂大唐天子,竟然被一个“蛮夷”如此戏耍,这让他如何能不生气?

他恨不得立刻发兵,踏平大炎,将那个可恶的大炎皇帝碎尸万段!

但理智告诉他,他不能这么做。

大炎虽然只是一个弹丸小国,但其国力,却不容小觑。

更何况,大炎皇帝此举,明显是早有预谋。

他若是贸然出兵,很可能会中了大炎皇帝的圈套。

到时候,不仅不能报仇雪恨,反而可能会让大唐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想到这里,李世民不禁长叹一声,只觉得一阵无力。

他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他必须尽快想出一个办法,化解眼前的危机。

否则,他这个皇帝,恐怕就要成为天下人的笑柄了。

就在这时,一阵脚步声传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方便以后阅读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第230章 大炎意欲何为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第230章 大炎意欲何为并对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