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世家大族,表面上臣服于朝廷,背地里却干着祸国殃民的勾当!
“砰!”
李世民猛然将手中的信纸摔在御案上,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
他怒火中烧,胸膛剧烈起伏,仿佛一头被激怒的雄狮。
“好!好一个郑家!好一个世家大族!朕待他们不薄,他们竟敢如此背叛朕!”
长孙皇后被这突如其来的怒火吓了一跳,连忙上前轻轻抚摸着他的后背,柔声劝慰:“陛下息怒,龙体要紧。”
李世民深吸几口气,努力平复着内心的怒火。
他知道,现在不是发怒的时候,他必须冷静下来,想出应对之策。
“传朕旨意!”李世民的声音冰冷而威严,每一个字都带着令人胆寒的杀意,“着令骁骑卫,即刻前往开封,查封郑家所有产业,捉拿所有涉案人员,胆敢反抗者,格杀勿论!”
“陛下,眼下北方蝗灾肆虐,是否暂缓……”郭朝小心翼翼的提醒道。
“朕意已决!”李世民断然拒绝,语气不容置疑,“蝗灾之事,朕自有安排。传令下去,调集军队,护送赈灾粮前往北方各州,严禁任何世家大族从中克扣盘剥,一经发现,严惩不贷!”
他眼神锐利如鹰隼,扫视着空荡荡的大殿,仿佛能穿透层层宫墙,看到那些暗中觊觎的目光。
“朕要让那些世家大族知道,这大唐,是朕的大唐,不是他们可以为所欲为的地方!”
安排好一切后,李世民疲惫地靠在龙椅上,心中却始终无法平静。
炎国的威胁,世家的叛乱,蝗灾的侵袭,仿佛一座座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陛下,您已经一夜未眠,还是先休息一下吧。”长孙皇后心疼地看着他,柔声劝道。
李世民摇了摇头,朕要看着这大唐,在朕的手中,变得更加强大!”
他站起身,走到殿门口,仰望着蔚蓝的天空,心中默默祈祷。
“但愿,朕的决定,不会错吧。”
此时,有太监来报:“陛下,程将军求见,说是有要事禀报。”
李世民听闻,嘴角微微上扬:“哦?这老匹夫,终于回来了,宣!”
程咬金风尘仆仆地站在太极殿外,往日里如铜钟般洪亮的声音此刻也带着一丝沙哑。
他摘下头盔,露出沾满尘土的脸庞,盔甲上还残留着几道未干的血迹,显然是一路快马加鞭赶回长安。
“宣程咬金觐见!”
太监尖细的声音划破长空,程咬金不敢怠慢,连忙整理了一下衣甲,大步走进大殿。
“末将程咬金,参见陛下!”
程咬金虎躯一震,朝着龙椅上的李世民单膝跪地,声音依旧中气十足。
李世民看着这个跟随自己出生入死的猛将,心中涌起一股暖意。
他摆了摆手,示意程咬金起身,“老匹夫,朕还以为你乐不思蜀,不愿回来了呢。”
程咬金咧嘴一笑,露出满口黄牙,“陛下说笑了,末将这条命都是陛下的,就算炎国再好,也比不上长安的繁华。”
李世民闻言,脸色稍缓,他迫不及待地问道:“说说吧,这炎国究竟是何情况?为何朕的子民宁愿背井离乡,也要投奔那里?”
程咬金神色一凛,将自己在炎国的所见所闻,一五一十地禀告给李世民。
从炎国的官吏清廉,到百姓的安居乐业,再到田地的丰收,程咬金没有丝毫隐瞒,全部如实相告。
李世民听得脸色越来越凝重,他没想到,在遥远的东方,竟然还存在着这样一个国度。
而此时,长安城内的百官,也纷纷接到了进宫的旨意。
他们放下手中的公务,怀着忐忑的心情,朝着皇宫赶来。
“不知陛下如此着急召集我们入宫,究竟发生了何事?”
“听说是程咬金将军回来了,莫非是与炎国有关?”
百官议论纷纷,心中充满了疑惑。
与此同时,在接近炎国边境的官道上,都督柴绍和户部侍郎郭朝正率领着一队骁骑卫乔装打扮成商人,缓缓前行。
沿途的景象,却让柴绍的心情愈发沉重。
道路两旁,随处可见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流民。
他们扶老携幼,步履蹒跚,
柴绍勒住马缰,走到一个老者面前,关切地问道:“老人家,你们这是要去哪里?”
老者抬起头,浑浊的目光中闪过一丝希冀,他颤巍巍地说道:“我们是去炎国,听说那里有吃的,不会饿死人。”
柴绍心中一震。
“朝廷不是已经下拨了赈灾粮吗?你们为何还会如此饥饿?”柴绍疑惑地问道。
老者闻言,脸上露出一丝苦涩,“官爷有所不知,那些赈灾粮,都被当地的世家大族给克扣了,我们这些小老百姓,根本分不到多少。”
柴绍听得怒火中烧,他没想到,这些世家大族竟然如此胆大妄为,敢于克扣朝廷的赈灾粮!
他回头看向身后的骁骑卫,沉声说道:“传令下去,查明真相,如有世家大族克扣赈灾粮,一律严惩不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