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认证的消息像一颗炸弹,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认证仪式后的第三天,农家乐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队——有慕名而来的游客,有扛着长枪短炮的记者,还有举着手机直播的主播。
"杨小姐!看这边!"
"能表演一下唐代礼仪吗?"
"您真的活了一千多岁吗?"
嘈杂的声音从四面八方涌来。我护在玉环身前,感受着她微微发抖的手指紧抓着我的衣角。尽管有心理准备,这种阵仗还是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请大家保持秩序!"芳芳拿着扩音器喊道,"每天上午十点到十二点是参观时间,需要体验课程的请提前预约!"
娇娇则忙着分发宣传册:"这是我们'霓裳学堂'的课程表,包含唐代礼仪、茶道、音乐等十二门课程..."
好不容易应付完上午的人潮,我们四个瘫在休息室里。玉环摘下为了应付现代场合而戴的平光眼镜,揉了揉太阳穴。
"比伺候皇上还累..."她小声嘟囔。
我忍不住笑出声:"皇上可不会拿手机拍你。"
玉环做了个鬼脸:"至少皇上知道规矩。"她指了指窗外还在探头探脑的几个主播,"这些人连基本的礼数都不懂。"
芳芳递给我们每人一杯冰镇酸梅汤:"这才刚开始呢。微博上#寻找真正穿越者#的话题阅读量已经破亿了。"
娇娇刷着手机,突然瞪大眼睛:"欢喜哥!你上热搜了!"
我凑过去一看,#农家乐老板与贵妃恋情#赫然排在热搜第六。配图是我和玉环在认证仪式上的合照,我正低头帮她整理衣领,眼神温柔得能滴出水来。
"完了..."我捂住脸。
玉环好奇地拿过手机:"他们为什么说我们是'跨越千年的爱恋'?"她突然脸红到耳根,"这些人怎么连我们...我们晚上...都知道?"
芳芳和娇娇同时瞪大眼睛:"你们晚上干什么了?"
"什么都没干!"我急忙否认,"就是...偶尔在院子里看星星..."
玉环把脸埋进手掌:"完了完了,本宫的清誉..."
正闹着,前台电话响了。芳芳接起来,表情逐渐凝重:"好的,我们马上处理。"
挂断电话,她转向我们:"门口来了个历史教授,说要'验证'玉环姐的身份,不然就向教育部举报我们'传播虚假历史'。"
我叹了口气:"第几个了?这周第七个了吧?"
玉环却站起来整理了一下衣襟:"让他进来吧。既然是学者,理应尊重。"
来者是个六十多岁的男人,花白头发梳得一丝不苟,金丝眼镜后的眼睛闪着精明的光。他自称是某大学历史系教授,姓周。
"杨小姐。"周教授开门见山,"我对您的'身份'很感兴趣。不知能否请教几个专业问题?"
玉环做了个请的手势:"先生但问无妨。"
接下来的半小时堪称精彩。周教授从唐代官制问到宫廷礼仪,从饮食起居问到诗词歌赋,玉环对答如流,甚至纠正了他几处学术界的常见误解。
"有意思..."周教授推了推眼镜,"您说玄宗晚年最爱吃的不是荔枝,而是西域进贡的葡萄?"
玉环点头:"荔枝不过是个噱头。皇上其实嫌荔枝太甜,倒是葡萄,他总说能想起年轻时在潞州的日子。"
周教授眼睛一亮:"这个细节连《玄宗实录》都没记载!"他突然压低声音,"杨小姐,我有个不情之请...能否借一步说话?"
我本能地想阻拦,玉环却轻轻摇头:"无妨。"
他们走到院子角落,我远远看着周教授从公文包里取出什么递给玉环。她接过后明显怔住了,手指微微发抖。
谈话结束后,周教授礼貌告辞,临走前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
"他给你看了什么?"人一走,我立刻问道。
玉环从袖中取出一张照片:"你看。"
照片上是一个青铜匣子,做工精美,盖子上刻着繁复的云纹和一句铭文:"昆仑玉暖,可续三生"。
"这是..."
"装续命玉的匣子。"玉环声音发紧,"玄宗赐我玉佩时,就是从这匣中取出的。后来战乱中遗失了..."她猛地抓住我的手,"周教授说,这匣子现在在纽约一个私人收藏家手里!"
芳芳立刻打开电脑:"我查查这个周教授的底细。"
娇娇则好奇地问:"匣子很重要吗?"
玉环点头:"非常重要。续命玉的力量虽已耗尽,但若能与原匣重聚..."她眼中闪过一丝希望,"或许能找到恢复的方法。"
我心头一紧。自从玉环用玉佩救了我,她就一直虚弱不堪,有时甚至会突然恍惚,仿佛灵魂出窍。那位特殊部门的老者说过,这是"时空锚点"不稳的表现——续命玉原本是连接她与这个时代的纽带,现在纽带断了,她的存在也开始变得不稳定。
"找到了!"芳芳突然喊道,"周明远,六十三岁,着名唐史专家,曾任...等等。"她眯起眼睛,"他去年曾担任郑明那个拍卖行的学术顾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