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暮云带着武尚志的五百五十骑兵,一路疾驰,翻过一个山梁的时候,蔚州城赫然出现在眼前。
他以为蔚州城外应该和飞狐口一样,也是一片狼藉。
然而眼前的一幕却让他深深皱起了眉头。
折兰王的营地虽然一片泥泞,物资辎重全部湿透,但是折兰王的兵马不仅损失不大,反而趁着洪水的退去对蔚州城发动了攻城。
而看这样子,蔚州城的防御也是岌岌可危,随时就有被攻下的危险。
“大人,现在怎么办?”武尚志沉着脸,问道。
没想到鞑子还有这么多数量,着实有些意外。
“冲过去,将鞑子的后方狠狠撕开!”
“他们晚上遭受洪水,装备匮乏,士气低落,正要借着攻下蔚州来提升士气,苟延残喘。”
“如果还像十多日前那样,冲杀一阵之后就离开,蔚州城的将士就要对我们失去信心了。”
“我们现在除了一往无前冲进他们之中奋力杀敌之外,已经没有其他的办法。”
“我相信,骑兵营的弟兄,一定不会让我失望!”
赵暮云一勒战马缰绳,毫不犹豫地走到了队伍最前面。
五百五十骑虽少,但是他们的装备,已经走在了这个时代的最前沿。
手中的横刀,背上的复合弓,还有那坚固的板甲,以及领先的骑兵战术。
如果这些骑兵战马披上盔甲,那已经具有重装骑兵的条件。
重装骑兵,陆战之王!
只要拥有一千重装骑兵,赵暮云现在就无惧折兰王,娄烦王这些北狄骑兵,直接平推过去,将边境线延伸到大青山一线。
而一旦有了一千重装骑兵,赵暮云的地位也是十分稳固,更是永昌皇帝想要极力拉拢的对象了。
并且比起收复云、丰、胜三州的功劳带来的影响,有过之而无不及。
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赵暮云收摄心神,拔出了腰间的横刀。
这把刀,便是鲁治子依照赵暮云的图纸和淬刀技术打造出来的第一把横刀。
赵暮云将它收为己用,并在银州战场上亲手斩下了折兰王手下的猛将,银甲鞑子窝阔托的首级。
“所有人,跟我冲锋!”
赵暮云一声怒喝,缰绳一抖,垮下战马如闪电般冲了出去。
他一动,身边的李四等五名侍卫急忙拔刀跟上。
而武尚志更是不敢怠慢,带着五百五十乌丸人和大胤人混编的骑兵营,紧随其后。
校尉大人亲自带头冲锋,全部骑兵顿时为之振奋万分,士气如虹。
武将身先士卒,不贪生怕死,冲锋在最前面,那士兵们更是奋不顾身,无所畏惧了。
整个队伍,如同一个大大的锥子,直刺折兰王大军后背。
而赵暮云,便是这个锥子的锋芒所在。
“大...大王!大胤的骑兵朝我们背后杀来了!”
折兰王的手下慌忙禀报。
“本王又不瞎,早已经看到了!”折兰王一看到这骑兵出现就怒火中烧。
十多日前,也是这部才五百多骑的骑兵,竟然将他手下一个千长的骑兵直接斩杀一半。
而对方居然只有极少量折损。
这让骑兵千长仆散铁骢蒙上了耻辱,也让折兰王恨得咬牙切齿。
在马背上,北狄的骑兵何尝遭受过如此惨重的打击?
可是,折兰王此刻也是有些郁闷。
数千兵马在洪水中泡了大半夜,人困马乏,武器不全,皮甲鼓胀,弓弦松弛。
如此状态之下,尽管对方只有五百多骑,除了拿血肉之躯硬抗之外,还能拿什么来抵挡呢?
“大王,让我部去拦住他们,一雪前耻!”
就在这时,仆散铁骢铁青着脸来到折兰王面前请战。
“仆散千长,本王准了!”
折兰王被仆散铁骢主动请缨的勇气所动,想起之前对他的责怪,不由得心中生起了一丝丝愧疚。
“大王放心,铁骢和族中勇士,除非死绝,也不会让这帮大胤骑兵靠近大王半步。”
仆散铁骢眼中燃起了熊熊的斗志。
随着他跨上战马,随即有五百多北狄骑兵纷纷出列,簇拥在仆散铁骢的身后。
仆散部的人驻扎在城外一处高地,地势比折兰王其他各部驻扎的地方都高。
昨晚的洪水水位高过了蔚州城的城门时候,扑散部的营地丝毫不受影响。
他们的战马、武器、弓箭、皮甲这些装备也并没有受到损伤。
折兰王手下八个千长,就仆散铁骢一部保持完整建制。
随着仆散铁骢抽出了弯刀,在马背上斜指赵暮云率领的五百骑兵飞奔而来的方向,大吼道:
“仆散部,雪耻!”
“雪耻!”
在仆散铁骢第一个冲出去之后,五百多鞑子骑兵如蟒,混成一股滚滚洪流而动。
顿时,在蔚州城外,折兰王攻城兵马后,双方同样都是五百骑兵,一场骑兵互相对攻的大战,也是一触即发。
还没几个呼吸间,赵暮云带着五百骑兵与仆散铁骢带领的五百骑兵已经相距不到百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