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看,赏心悦目。
如果窈宝不总想着嚯嚯,就太好了。
“真好看,让人心情愉快。”关知青笑着说。
林昭大方道:“喜欢给你们的院子移几株。”
花而已,给喜欢的人,她乐意分享。
“可以吗?”关知青受宠若惊,苏知青也面露惊喜。
“可以啊。”林昭付之一笑,然后吩咐宋云锦,“云锦,你动手挖几株。”
“好嘞。”云锦应声,拿上工具忙活,萱萱徵徵姐妹去帮忙。
两个女知青有些不好意思,不能否认的是,心里很高兴。
“谢谢你了林同志。”
那样好看的花,只看着就让人高兴。
“没什么啊。”林昭不在意,顺口道:“你们过来是有事?”
苏知青说:“我俩的院子晾晒好了,打算今天搬过去,听村里婶子说,新房需要暖暖房,你替我们出的主意,按理来说应该喊你,但是我们知道,你不喜欢吵,所以想着把菜送过来。”
林昭了然,难怪拿着搪瓷盆啊。
她没推脱,对聿宝说:“聿宝,去灶房拿个碗。”
苏知青提醒,“拿个大的。”
聿宝胡乱点了下头,蹬蹬蹬去灶房,拿了个最大的碗。这个碗是顾承淮的,比寻常的碗要大一圈。
关知青打开印花搪瓷盆的盖儿,把菜倒进碗里。
“我们手里没剩多少肉票,只买到一斤,好在之前种了不少菜,运气好买了块豆腐,请村里的婶子做了烩菜。”
苏知青有些不好意思,“我和关知青做饭都不太好吃,怕浪费食材,是请人做的。”
真别说,村里婶子手艺真不错啊,很朴实的味道。
“挺好的。”盖子打开,林昭就闻到熟悉的香味,她小时候最爱吃这个,有肉有菜,吃上一碗别提多实在了。
不,不止是她,村里人都喜欢。
“真香,好久没吃这一口了,谢谢你们啊。”
两个女知青看出林昭是真心的,紧张的脸上泛出笑。
“你喜欢就好,我们还怕你觉得上不了台面呢。”
这还上不了台面啊,城里的暖房饭准备的得多好?
林昭惊愕。
不愧是大城市来的。
两位知青带上花离开顾家,珩宝凑过来瞧大碗里的菜,看见里面的肉片和豆腐,笑嘻嘻地说:“妈妈,我想吃这个肉片和豆腐。”
“去取碗筷,给你们分了。”林昭拍拍二崽的脑袋。
“噢噢。”珩宝欢快应声,把靠枕给哥哥,冲进灶房。
林昭扫了眼那靠枕,“怎么把靠枕拿出来了,用着怎么样,舒服吗?”
家里的靠枕是她做的。顾承淮买的缝纫机……终于派上了用场,打发时间做点手工真的很灵,填充物当然不是棉花,棉花多金贵呀,用的是洗干净的秸秆和旧衣物。
“舒服的。”聿宝连连点头,“很舒服,写字的时候能靠着,一点也不累。”
短小的手指戳戳靠枕上的大黄,“上面的图案我和珩宝都好喜欢的。”
他的是小金,弟弟的是大黄,舅舅的是琥珀,两个姐姐的是她们自己,妈妈的是他们一家人……
“喜欢就好。放回屋吧,弄脏得拆开洗。”
聿宝乖乖点头,抱着靠枕回屋,整整齐齐摆放在凳子靠背处,很快蹦蹦跳跳出来。
在顾家新房吃上知青的暖房菜时,顾杏儿相完亲回来。
顾母打量小女儿的脸色,什么也没看出来,于是问道:“咋样?那青年还成吗?”
“行什么啊行,忒小气,我不喜欢。”顾杏儿撇撇嘴。
顾母无语凝噎。
人家青年也不一定喜欢你!
听杏儿说对方小气,她没忍住皱眉头,“你向人家要东西了?”
顾杏儿一副理所应当的表情,“我又没要多贵的东西,只要个雪花膏,他都舍不得给我买。他这么小气,我还跟他处什么。我就说不合适,然后就回来了。”
“……”
凝望着她脸上的不满,不光顾父顾母,连黄秀兰和赵六娘都被震惊住,不知道该说什么。
不是,才见面就问人家要东西,还是几块钱的雪花膏,哪儿来这么大的脸?!
顾母深呼吸,“……你怎么好意思张口啊?”
顾杏儿不以为然,“我和他相看,肯定得知道他舍不舍得给我花钱,要是舍不得给我花钱,我肯定不和他谈啊。”
“你当所有人都是傻子,就你一个人聪明吗,只见一面谁会给你花钱,你长的一般,想的倒美。”顾母斥责她的异想天开。
顾杏儿不爱听这话,翻了个白眼,“不用你管,总有人愿意。”
不想听她娘唠叨,气呼呼地回屋,砰的关上门。
顾母黑着脸,“完了,这怕是一辈子也嫁不出去了。”
心底那个分家的想法再次冒出。
黄秀兰和赵六娘也发愁,好在自打顾杏儿搬回来后,婆婆发话说不用多管她,这意思是,她们不用再帮她洗衣服,收拾屋子,更不用单给她做吃的……日子比之前轻松多了,哪怕小姑子碍眼,说的话欠打,她们也能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