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前
四贝勒府前院书房
四爷坐在书案前,手中捏着小邓子递上来的密报,眉头紧锁。
密报上清清楚楚地写着:李氏身边的三等丫鬟李二梅与永和宫的宫女有过秘密接触。
“李氏……和宫里?”四爷低声喃喃。
一开始,他怀疑是宫里哪位娘娘。
可若是还在宫里的话,宫里娘娘能将手伸到他府里他是信的,但如今是宫外。
至于他那几个兄弟,他思索了下密报里那三等丫鬟李二梅的行动轨迹,总感觉不是他们的人。
反倒是,和宫里额娘……
他心中隐隐有了猜测,或许是……不,应该不是,他不愿相信。
他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德妃那张慈爱却疏离的脸。
她是他的生母,却从未给过他真正的母爱。
如今,她竟可能通过李氏来操控他的后院?
四爷猛地睁开眼,将密报丢进火盆,看着火焰吞噬纸张,心中却无法平静。
“苏培盛!”他低声唤道。
苏培盛匆匆走进来,躬身道:“爷,您吩咐。”
四爷沉默片刻,最终挥了挥手:“下去吧,今日之事,不许外传。”
苏培盛应声退下,心中却隐隐不安。
他知道,爷这是选择了逃避。
但夜深人静,连续两个晚上四爷独自坐在书房,手中握着一枚玉佩,那是德妃在他幼时送给他的唯一礼物。
他摩挲着玉佩,心中五味杂陈。
“额娘,您真的……如此恨我吗?”他低声喃喃,眼中闪过一丝痛楚。
但很快,他的眼神变得坚定。
他知道,逃避解决不了问题。
若德妃真的在背后操控李氏,那他必须面对。
“苏培盛!”他再次唤道。
苏培盛推门进来:“爷。”
四爷沉声道:“去查,查清楚李氏与宫里的联系,不要惊动任何人。”
苏培盛心中一凛,点头道:“是,奴才明白。”
康熙四十八年新年,因为废太子引起的波澜,大家都过的不是很好。
大阿哥和十三阿哥都被圈禁了,时局氛围紧张,从而影响到了大家的心情。
不过新年刚过没多久,正月十五都没到,重新开始上朝的时候。
朝堂上,康熙的脸色阴沉,众臣噤若寒蝉。
太子被废后,朝局动荡不安。
但才过了十五,明明已经过了新年,但热闹的氛围好像迟点来到一般。
随着康熙下令众臣推举新太子,整个朝堂,甚至各官员府邸,皇子府邸,甚至宫里都沸腾起来。
有推荐三阿哥的,有推荐四阿哥的,有推荐十四阿哥的,有推荐八阿哥的,当然还有江南甄家为首的官员等推荐甄妃所出的十五阿哥。
其中,八阿哥是最多人推荐,大半个朝堂的人都在推荐他。
四爷是最少人推荐的。除了本身就属于他的人外,就没其他官员推荐他。
不想,早朝上兴致勃勃的推荐新太子。
结果,八阿哥被推举后,却遭到康熙的严厉斥责,甚至被削去爵位。
四爷站在朝堂上,冷眼旁观。
他知道,皇阿玛此时最忌讳的就是结党营私。
八弟的失败,正是因为他太过张扬。
“老四,你怎么看?”康熙忽然点名。
四爷上前一步,恭敬道:“皇阿玛,儿臣以为,立太子之事关系国本,应由皇阿玛乾纲独断,儿臣等不敢妄议。”
康熙眯了眯眼,淡淡道:“你倒是谨慎。”
四爷低头不语,心中却松了一口气。
他知道,自己这次的表现,康熙是满意的。
三天后一个中午,四爷踏入碧兰院时,思宁正陪着弘晏在院子里玩耍。
弘晏见到四爷,立刻迈着小短腿跑过来,奶声奶气地喊道:“阿玛!”
四爷弯腰将他抱起来,笑道:“小四,今天学了什么?”
实岁一岁多,虚岁两岁多的他,如今已经能很流利明确的说出自己的意思了。
从其开口说话开始,随着一天天过去,弘晏的成长速度,简直惊人。
只见弘晏眨巴着眼睛,认真道:“《三字经》,阿玛昨天教,已经会背了!”
四爷挑眉:“哦?背给阿玛听听。”
弘晏点点头,稚嫩的声音清脆悦耳:“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四爷听着,眼中满是惊喜。
弘晏不仅背得一字不差,甚至连他此前背诵的语气都模仿得惟妙惟肖。
思宁走过来,笑道:“爷,小四这孩子,记性特别好,您教的东西,他一遍就能记住。”
四爷点点头,心中满是骄傲高兴,立马决定要尽快对小家伙启蒙。
第二天下午,前院书房
四爷坐在书案前,手中握着一本书,目光却落在坐在对面的弘晏身上。
小家伙正认真地写着,一笔一画都极其专注。
毛笔是特意按照小家伙的手订做的,但孩子毕竟还小,这写字并不是主要启蒙内容。
所以写的字又大又丑,压根认不出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