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那个许子泓,亦悬万金,此人在外我夙夜难眠!”
一想到许泽率先攻破寿春,袁绍心里就更有怨气。
许子泓原本是我的!
若他在邺城,我将之当做自家义子对待,他早就帮我攻破易京,把公孙瓒人头提来了!岂会像如今这般受阻不前。
“派人去和张氏再说一声,以前口头约定的婚约不再作数,让他们好自为之。”
袁绍看着桌案上的另一封书信,那是曹操写来的陈情私信。
其上说明追逐袁术时其实并不想置他于死地,觉得孙策是其旧部,所以赶到丹阳,再以楼船沿海送至青州。
没想到孙策竟这般不识大体。
就是这封书信,把袁绍气得呼吸不顺,浑身难受。
袁氏失淮南不说,其领地还要被曹、孙两家瓜分。
原本姓袁的态势全然被打断。
袁家兄弟,本来一北一南,日后若是势大,则可先败其余诸侯,至于日后谁来问鼎大位,那无非也只是自家之事罢了。
唉,悔之晚矣!早知如此,那时候就听许攸之言,命臧洪、朱灵进驻兖州,将曹操留在河内,让他耗守于雒阳废都。
如此可以徒耗他数年时日。
寿春这一战,是真真切切的让袁绍感觉到了忌惮。
他知道袁术不可能打得过曹操。
可关键就在于……太快了!
袁术敢于篡逆,自然还是有些本领的,就算进取不足,守城也能拖延半年,手底下那几十万人就算是逃着让曹操杀,也得杀几个月吧?
可一个多月,从上自下瓦解了寿春文武,攻破了加筑的寿春城池。
如此军力何等可怕,麾下能人异士何其多也。
袁绍心中虽忌惮,但是却又不能表现出来,在文臣武将面前,对曹操必须保持轻蔑的态度,必要的时候,连自己都要骗。
现在只有快速取四州之地,壮大自身,军力、人才数倍于曹操,才可稍微安心。
……
许都,曹操回来之后禀明天子,论功行赏,将许泽的食邑增加,赐千金、帛布、绶带,赏六十匹宝马,宅邸一处,婢女五十……
给许泽的赏赐,一卷卷宗都列不完,需要两卷。
命他今年秋收之后,务必妥当安置好庐江军事,回许都受封、领赏。
随诏书、封赏令、告示之便,许泽的战绩传遍南北,当下年轻人中,论功绩已无人能出其右。
朝堂上,董昭、杨彪、司马防深感忌惮。
这时,曹操趁热打铁,以功绩请诏书赐婚,他打算将长女送入宫中,将曹宪赐予许泽。
天子欣然接受。
后宫本身只有董妃,缺位严重,再能得曹氏之女增添一份情谊,未尝不可。
“子泓可有书信,告知归期何时?”
“说是九月回来,庐江各水寨仍需准备,”郭嘉与曹操并肩而行,轻快的说道:“前段时日子泓与我多有书信往来。”
“言说如今冀州与荆州皆可并行,刘表守成尚可,进取不足,可以天子多挟制,结交其境内四族。”
“数年之内,我们当会与袁绍大战,待大战之后,刘表老迈而不能掌控局势,则可进取荆州,无论谁能得胜,荆州皆可轻松取之。”
曹操轻笑点头,对于刘景升他也持同样的看法,近日因为许泽请求,和旧识蔡瑁取得了些许书信往来。
自书信内容中,便可断定,蔡瑁对刘表并无死忠,只是依附于他结下了姻亲关系,日后还需要另谋后路。
且刘表无大志,只愿保住荆襄,恐与年岁有关。
“我得到消息,张济从弘农撤往南阳后,劫掠穰城粮食而遭流矢射杀,随后其侄张绣收部众上万,得刘表资助镇守宛城,乃是北面屏障。”
“南阳仍需收取。”
郭嘉笃定的说道。
曹操点了点头:“那就等子泓回来,商讨此事吧。”
“若是能够取下南阳,则与荆州各族又近一步。”
“不错,”郭嘉在去年春时献计取得叶县、鲁阳,已是威胁到了荆州境内,屯驻了大量的兵马在此,正好可以利用寿春之战余下的士气,进驻南阳。
若能落子于此,对未来大计将会卓有裨益。
“他为什么要到九月回来?”
曹操停下脚步问道。
多日不见,有时偶尔还有些想念,主要父亲年事已高,近日也常在念叨。
毕竟两个儿子都在外面。
“说是打了一年的仗,享受享受。”
曹操:“……”
“也好,让他代任九江太守,治理数月,把庐江、九江都交给他。”
……
九江合肥新城。
许泽避世七日、深居简出之后,和陆议、刘晔、董昭在熟悉水战的武将陪同下,观此防线。
十日前,许泽调遣了三万民户,以优渥的薪俸命他们修筑城防、沿河通渠,将新城打造为日后巢湖水军的后勤支柱。
屯粮资军三万为准,加紧打造战船,再其后则是从西曲阳运送粮草,全是坦途。
孙策想要攻入合肥,必须付出巨大的代价,而且极难成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