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离间

作品: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作者:狂野乌鸦|分类:历史|更新:2025-09-10 00:03:52|字数:4910字

黄淳熙率领两万青军开出景德镇、直扑浮梁城的消息,像旷野上的风一样,迅速刮遍了鄱阳湖东的这片天地。

如此规模的动静,自然逃不过西军撒出去的哨探,与军情局那些无声的耳目。

情报在当天中午就送到了百里之外的油墩街——一个靠在鄱阳湖边的小镇。

左靖西正率领西军第二十一师在此暂驻,原是想等骆秉彰的援兵出动,再从侧后给他致命一击。

他此刻虽还不知道萧云骧的确切下落,但只凭手头这几张纸,对局面已看得清清楚楚。

骆秉彰,没上钩。

他走出帅帐,眯眼望了望温暖的晴空冬日,转身对帐中的刘蓉说道,声音不高,却斩钉截铁:

“不必再等了。”

“命令刘昌林,鄱阳城的戏,唱到头了。让他立刻动用攻城船,轰开城墙,今日破城。”

“破城后,二十师全员不作停留,直扑景德镇,与我会师!”

刘蓉马上拟定命令,数名传令兵策马奔出大帐,如箭离弦般,冲向数十里外的鄱阳城方向。

左靖西自己也旋即起身:“全军开拔,目标——景德镇。”

二十一师闻令而动,迅速拔营,卷起烟尘,朝着东南方向行进。

行军途中,萧云骧的军报传来:黄淳熙部攻浮梁失利,军心已丧,正连夜沿昌江向景德镇撤退。

萧云骧亲率五十六旅如影随形,在后追击。

然而,黄淳熙治军确有其能,撤退之师竟仍保持着建制,退而不乱。

萧云骧兵力单薄,无法硬冲,只得目送着万余青军依次渡过昌江,最终全部缩回了景德镇之内。

军报同时着左靖西,全权指挥围攻景德镇之战。

左靖西挥师急进,终于在三日后的正午,即1月12日,兵临景德镇外围。

昌江如一条碧绿的缎带,从景德镇穿城而过,将镇子分为东西两域。

东岸官窑、会馆、市集与衙门官署鳞次栉比,是镇子的繁华中心;

西岸则以三闾庙码头为枢纽,仓库货栈连绵不绝,乃是景德镇的物流转运中枢。

平日里,两岸往来全凭渡船连接。

昌江以西,数座高不过三四十米的平缓土坡,散布在田野之间。

而此刻,这些往日宁静的山岗上一片喧嚣。

青军士兵正在其上拼命挥动铁锹锄头,紧急构筑防御工事,试图将这些小山头,变成阻击西军的堡垒。

左靖西将二十一师主力,于昌江西岸约两里处的蟠龙岗前展开,下令依托地形,迅速构筑阵地。

中军大帐刚刚立起,他便带着参谋刘蓉、第七军军师冯崇文、二十一师师长唐训方、军师万义良等一批高级军官,登上帐前一处矮坡。

举起望远镜,仔细观察着蟠龙岗上青军的阵地。

就在这时,却见三名青军,竟从刚刚竖起的木栅后走了出来,径直下了山坡,朝着西军阵地而来。

为首一人,手中还高高举着一面小小的令旗。

他们走得很慢,一边走,一边扯着嗓子高声呼喊:

“骆部堂寻老友左季高叙旧——请勿开枪!”

这句话被反复高喊着,似乎刻意要让西军阵前的官兵们都听见。

西军前沿的哨兵持枪上前,将三人拦下,仔细搜身,除去所有的兵器后,才将他们押送到了左靖西等人所在的小坡前。

众人这才看清来者面貌。那打头执旗的,是个方脸阔额、身材极为魁梧的哨官,约莫三十四五岁年纪。

方才那一路叫嚷,声若洪钟的,正是此人。

他身后跟着两人:

一位是三十出头年纪的文士,面容俊朗,穿着一袭略显陈旧却干净整洁的青衫,虽身处刀兵之地,眉宇间仍有一股从容气度;

另一位则明显是衙门里常见的书吏模样,低眉顺眼,身材瘦小,怀里紧紧抱着一个公文袋。

那哨官被带到坡前,兀自昂着头,一双眼睛肆无忌惮地扫视着西军众将。

目光最后落在被簇拥在中间的左靖西身上,竟又开口喝道:“骆部堂寻老友左季高叙旧!你们哪个是左季高?出来答话!”

左靖西面沉如水,还未开口。

他身旁的刘蓉,那张白净的脸庞瞬间气得通红,手指微微颤抖。

而性烈如火的唐训方再也按捺不住,抢先伸手指着那莽汉,厉声怒骂:“你他娘的给老子闭嘴!这里轮得到你大呼小叫!”

而冯崇文、万义良等一众从西军起家时,就跟随萧云骧的老兄弟,则个个紧绷着脸,嘴唇抿成一条线,目光在左靖西和那使者之间,微妙地移动着。

沉默之下,是翻涌的疑窦。

左靖西早年,曾是青庭湘省巡抚张亮机的幕僚,这在西军高级将领中,不算秘密。

当年大平军冲出桂省,到达长沙城下时,正值张亮机从滇省调任湘省,与他办理交接的,就是这位骆秉彰骆部堂。

更深一层的内情,少数人亦知晓:骆秉彰对左靖西的才华极为赏识,二人确有旧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方便以后阅读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第455章 离间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第455章 离间并对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