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太原。
李世民终于返回此地。
目前他身边的人手,除了唐俭之外便是温大雅,一个了得的武将都没有。
不过值得庆幸的事,太原并无异样,镇守兵马尚在。
几人都聚集在唐国公府,沉着脸不发一语。
“二公子,就这样沉默下去也不是办法。”
半晌,还是唐俭率先打破沉静。
李世民这才回过神来,朝他看了一眼。
“那现在怎么办,唐军精锐几乎消耗殆尽,咱们不可能守住太原!”
温大雅烦躁的说道。
虽说太原也算个易守难攻之地,不过现在面临的局势不同。
前有隋军虎视眈眈,后有强敌吴缺。
如此局面,简直进退两难。
“呼...”
李世民强迫自己冷静,随即开口:“目前太原尚有多少兵马?”
“回二公子,目前太原还有五千兵马。”
唐俭苦笑道。
五千兵马,如此微弱兵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五千兵马?”
李世民更是苦笑不断,这点兵马太过微弱。
“二公子,咱们必须准备一下,尽快离开此地。”
唐俭再次劝道。
“说得好听,咱们往什么地方撤?”
温大雅冷笑一声。
此次大败,几乎把他干破防了。
“往南边!”
唐俭沉声道。
“南边?”
李世民皱眉。
“就在方才有消息传来,京都那边有异变!”
唐俭沉声道。
“什么异变?”
李世民一听,整个人精神明显好了不少。
“赵才等人叛乱!”
唐俭声音更加低沉。
“是吗?”
李世民一喜,嘴角微微一扬。
“二公子,您似乎早就猜到了这一点?”
见状,温大雅好奇地问。
李世民的反应,可不像才知道的样子。
“这本来就在本公子计划的一环,当初我就同唐俭说过,隋军必然不会派遣援军。”
李世民直言。
“为何?”
温大雅追问。
“因为皇室对吴缺的忌惮,加上储君的事。”
唐俭解释道。
温大雅也不傻,低头琢磨半晌,随即恍然大悟。
“不过可惜,这些动作来得晚了一些。”
李世民摇了摇头。
不过他转念一想,就算来得早了,并州一战也难以大胜。
吴缺算得太死了,连并州是个圈套都能察觉。
“赵才他们刚好就在扬州一带,想必这个地方正是混乱,人心尚且不齐。”
唐俭又道。
“你的意思,是带着五千兵马去打扬州?”
温大雅气乐了。
在怎么人心不齐,也不是五千兵马可以招惹的。
“咱们只有一个办法。”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
“什么办法?”
唐俭和温大雅纷纷问道。
两人甚至屏住呼吸,不敢有片刻的喘息。
“一路西去,去吐蕃!”
李世民直言。
“什么?”
温大雅和唐俭同时惊呼一声。
一时间,两人的眼神还有些古怪。
去吐蕃?
吐蕃也是蛮夷,近年来更是蠢蠢欲动,同吐谷浑和西突厥都有来往。
其野心,不比西突厥弱多少。
“去吐蕃?”
温大雅和唐俭都有些犹豫。
对他们而言,这不就是寄人篱下?
寄人篱下就算了,日后必然被千夫所指。
毕竟李家不但同东边突厥联手,还和吐蕃联手。
这不就是活脱脱的叛国贼人?
“咱们没得选,突厥人无法依靠,吐蕃那边说不准可以打开局面。”
李世民冷静分析道。
“说来也是,吐蕃强盛吐谷浑也尚且顽强,有他们相助咱们可以拿下西面的地盘!”
唐俭立马跟上他的思维。
“不错。”
李世民点了点头。
“唉!”
温大雅叹息一声,一时半会儿更是不知道说些什么。
“若你们不愿,那就算了。”
李世民又道。
“二公子,咱们还有的选吗?”
温大雅反问道。
“没得选。”
李世民都不带犹豫的。
若不是没得选,他岂会做出这个选择?
“既然如此,那就听从二公子吩咐。”
唐俭深吸一口气拱手道。
“立马带兵离去,越快越好,咱们继续走水路。”
李世民直言。
若是走陆路,说不准会和隋军遇上。
皇室同样对李家恨之入骨,李世民可不相信大隋皇帝会放过他。
“诺!”
事情紧急,唐俭几人也来不及多想,先应下再说。
随即两人率先离去,至于李世民则是在整个唐国公府翻箱倒柜。
他把能带走的全部都带走,但凡贵重的东西一样不留。
毕竟等隋军的人来了,太原就再也不是李家的了。
至于李渊几人,李世民都不带考虑的。
他们是活也好还是死也好,都与他无关,包括李秀宁也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