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在大堂上。
高大人接过夏侯锐递上来的账本,仔细翻看。
脸越来越青。
段家父子这本账,专门记着他们和山贼的交易。
知府大人刚翻了七八页。
里头记的老铁庄跟各路山贼交易就有十几次。
什么刀枪棍棒、弓箭,连督军府让段家修的几套盔甲都卖。
翻着账本,知府高长山的手都抖起来了。
按大晋律法,私通山贼卖军械,卖五件就要充军流放。
卖十件砍头,超过三十件的话,主犯砍头,全家都充军当奴隶。
就这么随手一翻,段家账本里卖的军械少说上百件。
段兴这会儿彻底垮了。
他原以为做得神不知鬼不觉。
官府里还有人罩着,觉得不会出事。
哪想到被延庆将军当场抓包。
想到自己要掉脑袋,全家都得当奴隶。
段兴跟疯了一样,冲着堂上的蔡同知和周通判大喊:
“两位大人,你们可收了我段家不少银子啊!”
“现在段家要灭门了,你们不能见死不救!”
“快救救我们段家!”
蔡同知和周通判恨不得当场捅死段兴。
你居然当着高知府和韩将军的面,把咱仨的老底都掀了?
段兴这几句话,等于说蔡同知和周通判跟他是一伙的。
这不是要我们俩的命吗?
我们只是收了点钱,可不想被你们段家拖下水啊。
这俩人当场就慌了。
赶紧站起来大喊:
“段兴!你别血口喷人!”
“我们可是朝廷命官!跟你段家半毛钱关系没有!”
这时候的段兴满心绝望,跟疯了一样。
看到自己平时拼命巴结的蔡同知,不但不救段家,还要落井下石。
心里一火就大声喊起来。
“谁说没有?那本账册上就清清楚楚记着我给你送银子的数目呢!”
“你!!”
还没等蔡同知和周通判继续辩解。
坐在上头的高知府一拍桌子,大声喝道。
“来人,把这两个家伙给我抓起来!”
“大人,我们冤枉啊!”
“那都是段家诬陷我们的!”
蔡同知和周通判还想争辩一番,但高知府压根儿不听。
接着,几个官差冲上来,打掉两人的官帽,把他们押下了大堂。
这两人立马大哭大叫,被拖下去的路上还在拼命向高知府求饶,求高大人饶他们一命。
收点钱财在府衙里倒不算大事,顶多降个职留用。
要命的是段家那个私卖兵器的案子。
如果高知府真想弄死他们,只要把两人扯进案子里,定成段家的同伙。
那他们身为朝廷命官知法犯法,罪上加罪,肯定死路一条。
这会儿的高知府,表面上气呼呼的,心里其实美滋滋的。
这两个平时对自己阳奉阴违的家伙,总算被自己收拾了。
至于怎么处置他们,高知府早就盘算好了。
这两人在本地根深蒂固,杀了对自己也没好处。
他不想做得太绝。
要是两人肯交出全部家当,换条活路,高长山也不是不能放他们一马。
反正这次,他们不死也得脱层皮。
延庆知府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
就转过身,对着许平安温和地说。
“丰林伯大人见笑了。”
“我这手下居然和段家勾搭。”
“勾结土匪,私卖兵器。”
“真把老夫气死了。”
这位高知府嘴上说得火冒三丈。
但看表情却是得意洋洋。
许平安不管这些,对着知府一抱拳说道。
“我家娘子杨铁心,被人冤枉关了好几天。”
“请正堂大人主持公道。”
高知府赶紧点头,陪着笑说。
“这事儿都是我们府衙的错。”
“让杨娘子受这么大委屈,求伯爷饶恕。”
这时旁边的夏侯锐凑过来,对高知府说:
“高大人,丰林伯的妻妾让您手下的人诬陷抓了。”
“这可是折了脸面的大事。”
“这事儿哪能一句恕罪就完?”
“丰林伯通情达理,不和府衙计较。”
“但您总得给伯爷些补偿吧?”
“您说我老韩讲得在不在理?”
许平安心里偷偷给夏侯锐点了个赞。
关键时刻,还是老韩跟他配合最默契。
高正堂也连连点头:
“应该的,应该的。”
“二位稍等,看我如何断案。”
如今证据确凿,高知府不想再拖。
当即升堂宣判:
老铁庄状告族妻杨娘子一案,判段家父子诬告。
杨娘子当堂释放,发还夫家丰林伯。
听到自己被判给夫君许平安,杨娘子脸上顿时飞起红霞。
从刚才瞧见许平安进大堂起,
她的眼睛就没离开过这人。
杨铁心此刻心里又喜又忧:喜的是冤屈得雪,忧的是这位郎君会不会只是可怜她,并不真想收留。
她正七上八下地瞎琢磨,忽听知府判她无罪归许平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