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府的一切,上至太子太保,下至太子洗马,无一不是皇帝精心安排,若非如此,也不会让六皇子只能从后院里下手了。
不过无论如何,太子对皇帝的恶念一生,若不能化解,不管皇帝曾经做过什么,都难消太子之恨。
对此,杜斯年也很好奇,难道太子报复皇帝的原因之一,竟还有已逝皇后的事。
没等他再继续思考,太子便开了口,
“你自认为对我好,难道不是因为亏欠母后,所以才补偿到我身上的吗?”
“别装了,你就是一个靠牺牲发妻的懦夫!”
太子眼中浓烈的恨意,再一次刺痛了皇帝的心。
但太子并不会因为皇帝表现出的脆弱,而中断他对皇帝的控诉,像是知道这是最后一次像现在这样控诉皇帝的机会,他干脆直接将心中郁结愤恨之处说了出来。
“你当年懦弱无能,外邦前来我国,直到我们刚打完仗,正需休养生息,无力再战,便趁此羞辱我们。”
他说着,似乎想到了难过的事情,停顿了一下。
皇帝却趁此打断他的话,
“太子,你不要再说了,朕会将你送去你母后之陵墓,让你为她守灵,从此再也不能出陵墓之地半步。”
对于皇子通敌谋反来说,这样的惩罚实在是轻缓,甚至于当场便有不少大臣来反对,但是他们还未开口说两句,便被皇帝呵退。
“朕意已决,这决定是朕下的,无论民间或是史书如何斥责朕,朕也认了,你们不要再劝!”
皇帝这样做,这样说,实在是荒谬之举,但是太子却当场嗤笑出声,
“谁稀罕你的袒护,我告诉你,若是我死可以换母后活,我现在就可以赴死。”
他几乎从喉咙里挤出那怨怼之言,
“若是换作我,母妃一定不会遭受那样的羞辱,一定不会自戕在我面前!”
太子这话一出,别说众人,就连皇帝震惊不已,他原先以为太子是从旁人口中得知了当年之事,没想到其竟然亲眼所见。
看见皇帝震惊的表情,太子大笑出声道,
“哈哈哈哈哈!”
“你不知道吧,那是我听说长相奇怪的外邦人前来,前殿热闹的很,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偷偷跑到前殿,可迎接我的,却是母妃自戕的画面,你知道我看到那么多血,心里在想什么吗?”
皇帝不说话,可眼中情绪翻涌滚出,其喉间苦涩阻挡了一切话语。
太子继续道,
“我想,我一定要杀遍四方,将外邦领土统统扩容,割了那些人的喉头,让他们给我母妃陪葬。”
他怒视皇帝,
“还有你,也要不得好死才行!”
太子说话间已经是目眦欲裂,常人都可以看出其心智不大正常了,皇帝也看出来了,但似乎其也没有解决之法,或者说他到现在还不知该如何面对太子的恨意。
皇后乃名门闺秀,京中才女之首,当年无论美貌才情都是数一数二的,但是他拒绝了皇帝的兄弟,选择了当年资质最为平庸的皇帝。
成婚几年,二人皆是琴瑟和鸣,可好日子并未太久,皇帝登基,不久后外邦来访,竟在宴席之上,要求皇后当众赤足露腰献上一舞。
若不舞,则外邦可以给我朝扣上不敬外邦之由,发起战争。
那时的朝廷刚经历了些许风霜,经不起一点打击,但皇后同样有她的自尊。
最终,皇后选择了唯一可以维持他体面,并且不让使臣拿到把柄的方法,自戕于宴席,国丧一年,再无来使威胁。
虽只是短短一年,但也提醒了本朝对外防备,一年的格外加强,使其不再对于外界威胁毫无防守之力,为我朝争取了喘息的机会。
这一切太子知晓,皇帝却不想他知道,他想让太子不再背负上一代之事,可以安稳的做个守成之君,度过此生。
但是一切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太子早就亲眼见到了真相,便不可能对皇帝滋生好感,皇帝对他越好,他便越是会想自己的母后。
太子会一直认为,自己所额外得到的一切,都是因为母后的性命所换来的。
于是皇帝对他的好,每多一分,太子对于自己母后的羞愧便多一分,对皇帝的恨意也多一分,征战四方的愿望也随之与日俱增。
此事无解,最主要的是皇帝同太子一样,释怀不了过去皇后的死。
所以最终只有一声叹息,
“李平,随朕口谕,命人拟旨。”
李平应是,随之准备拟旨。
“太子萧奕,大逆不道,勾结势力意图篡位,念其以往之功绩,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囚于牢狱,日日为上宗参拜,永不可出狱。”
圣旨拟成,当场宣告,不给众人一点反驳的机会,偏袒程度已经是昏君所为,但是此刻皇帝再也不去顾虑那许多,只想保住萧奕,好像这样才能缓解一些对发妻的愧疚之心。
对这个结果,只有杜斯年是有所准备的,其他臣子皆是怨声载道,不满皇帝此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