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随便找了一个茶桌坐下,立刻有伙计上前招待,
“几位公子想喝些什么茶,咱们这儿各色茶种都有,其中三花茶、碧螺春、龙井和毛峰茶点的是最多的,不知您几位喜欢喝哪种茶?”
陈必先看向二人,问道,
“你们想喝什么茶?”
杜斯年一向对茶水一类兴趣平平,只道“都可”,程南对此就更加无感了,也跟着说了一句让陈必先自己选择就好。
陈必先见此,便选了个碧螺春,又点了一盘绿豆糕和一盘雪花酥作配。
他似是无意般对二人说道,
“碧螺春能配些甜的吃,我听说哥儿都喜欢吃甜的,想必这里的糕点做的不会差,一会儿弟夫可以尝尝。”
程南听完,并未察觉什么异样,只客气的应和了陈必先一句。
但他身边的杜斯年的眼中却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怀疑,突然有了些危机感。
他的夫郎确实很喜欢吃甜的……
杜斯年只恨方才没有先一步反应过来,如今陈必先倒成了‘贴心人’了。
不一会儿,茶点便都上齐,陈必先主动为二人倒了茶,请二人品味。
杜斯年端起茶杯,尝了一口道,
“果然是好茶。”
陈必先转了转手中茶杯,也道,
“此地所选的茶叶确实不次。”
三人闲坐了一会儿,本以为他们来的早,集思楼学子不多,今日大概只能熟悉一下此地了,谁曾想,他们正欲离开时,却来了许多学子。
他们似乎是约定好了时辰,一行人同时都来了这里。
陈必先与杜斯年相视一眼,都放下了准备离开的心,坐定看向他们那边。
一行人为首的那个书生,端的是气宇轩昂,一张骨相优越的面容在人群中也很显眼,俊朗中带着英气,看打扮是读书人,气质却偏向武夫。
他一走进集思楼就轻车熟路的和伙计打了招呼,直奔掌柜的账台。
不知二人说了什么,他离开账台后,掌柜的便支了一个伙计上了那前方的平台,清了清嗓子,对众人道,
“各位公子贵客!”
“今日咱们云期书院的江清风江秀才,准备了一个议题与各位一同讨论,各位若有奇思还请一会儿上前来!”
他话说完,等在一旁的江清风便目光扫向大堂内众人,启唇说出他准备的议题,
“我今日想向各位才杰请教的是,若国库空虚,朝廷何解?”
他的话甫一落地,在场的众人便知道,今日议题,二楼必有贵人在听。
故而众学子都积极讨论起来,只是他们虽希望在贵人面前表现一番,却也不敢轻易上场。
毕竟是国之大事,即使只是民间讨论,也不可儿戏,所以他们讨论半天,也没一个人上台。
坐在下面的陈必先也起了兴致,想和杜斯年探讨探讨,结果他一回头却发现杜斯年正将目光投向了那边的江清风。
陈必先皱眉看向江清风,他看着此人虽有些英俊,但也并无什么特别之处,他开口向杜斯年问道,
“杜斯年,你可是认识此人?”
杜斯年否认他道,
“我不认识他,只是觉得此人气质有些特别罢了。”
陈必先听他这么说,‘哦’了一声,便让杜斯年说说他对议题的想法。
杜斯年假装沉思议题,实则心中还在想着江清风,他觉得此人他在上一世一定见过。
这人看着是个读书人,应该和他们一样也是准备考试的考生,但是他若是在京城做官,杜斯年不可能对他印象如此浅淡。
除非……
“杜斯年,你快看,有人上去说了!”
杜斯年的思绪被陈必先打断,视线也随着他看向台子。
此刻台子上正站着一个学子,此人相貌平平,唯眉间一点痣让人记忆深刻。
杜斯年在心中暗叹,他今日还真是来认熟人来了。
台上人正是杜斯年上辈子的同僚,不过对方成为进士后被派往了地方,比他晚了几年成为京官。
杜斯年对此人印象不错,他记得这人姓张,上辈子官级不高,但是为人正派,算是个为百姓做事的好官。
他提起性子,倾听起这位上辈子同僚的发言。
只听那人说道,
“若为解决国库空虚的问题,需得改变国库收入的主要部分,即为‘田’,我们要使这部分所带来的收益增加,才可以快速解决问题。”
台下有人问道,
“那要如何让这部分收入的银两增多呢?”
台下问完,台上就给出了解决方案,
“那便是‘改稻为桑’。”
此言一出,满座哗然。
台下议论纷纷,却无人反驳,那人继续道,
“‘改稻为桑’,让百姓们将一部分稻田改为桑田,每年无论是内销还是向外出售,都可以增加不少银两收入,填充国库。”
此话一出,台下人有相当一部分都比较认同,毕竟除此之外,也没有其他能快速充盈国库的方法,但是种桑田,不消几年,便可缓解国库压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