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算个啥?”
“哈哈……屁用没有!”
李安宰笑得畅快淋漓。
崔老爷子嘴角上扬,满口牙露出来,皱纹堆叠宛如老树皮。
次日天刚亮。
李世民缓步迈入立政殿,开启早朝。
殿内,百官早已肃立恭候。
他刚落座,下方群臣立刻有人上前开腔。
“陛下,如今百姓怨声载道,长安城怕是要闹饥荒了!”
“正是啊陛下,请听我等良言,颁下罪己诏认个错吧,世家定会大度宽恕。”
“曲家之事,本就是陛下失策,主动认错吧,不然百姓一乱,可就迟了!”
“说得对,陛下,今天可是颁罪己诏的好日子!”
一时间,大殿里吵声四起。
群臣众口一词,议论纷纷。
全都在逼李世民低头认罪。
房玄龄、杜如晦和长孙无忌对视几眼,却皆是束手无策。
他们虽有些谋略,但终究不是仙人,凭空变粮的本事可没有。
缺粮就是致命伤,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魏征站在殿侧,手握玉牍,笑呵呵地看着群臣争吵。
世家啊世家,这回你们可算踢到铁板了。
李公子才智过人,以工代赈这一招甩出来,你们还能翻出啥花样?
还敢再哄抬粮价不成?
你们有那胆量吗?
太平年间还敢囤积居奇,那就是触了大唐律法的逆鳞,看陛下前几日收拾曲家的手段,没准真敢对你们下狠手。
嘿嘿……
魏征稳稳站着,纹丝不动,神色悠然。
往日他这御史大夫可是朝堂的风云人物,可眼下,他却安静得像个看客。
“陛下,请速作决断吧,再拖下去,百姓可熬不住了!”裴寂跨前一步,气势十足地高声道。
“陛下,我们能等,可百姓等不下去啊!”王珪紧跟其后喊道。
“请陛下下旨吧,不过认个错而已,百姓定会体谅的。”萧瑀连忙附和。
这几人都是世家在朝中的代言人,本身也是世家出身。
李世民目光扫过他们,眼底阴云密布。
个个嘴里喊着百姓。
好像自己所做全是替百姓着想。
这算什么路数?
既要当恶人,还想立贞节牌坊?
百姓落到这地步,到底是谁造的孽?
最后反倒把账算到朕头上!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压下怒火。
“这事……朕已心中有数。”
“诸位爱卿为民为国的热忱,朕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但朕自有主意。”
“各位还是少操这份心,管好自己的差事吧。”
李世民声音低沉地说道。
“陛下,如今朝廷粮仓空虚,真是山穷水尽了,还请别再死撑!”
“陛下,这话您说了三天,可百姓的日子还是没半点起色。”
“请陛下莫要误国误民,为了天下苍生,您该如何抉择,想必心里清楚。”
“对啊,陛下!”
这话一出口,群臣又炸开了锅。
仿佛今天李世民不给个交代,他们绝不罢休。
裴寂、萧瑀、王珪互看一眼,暗自偷笑起来。
这李世民还能有什么招数?
除了罪己诏,还能玩出啥花样?
屁都没有!
嘿嘿……
想跟咱世家斗,简直是自取灭亡。
老老实实跟世家合作不香吗?非要学那杨广,挣脱世家的手掌心?
活腻了!
哼!
李世民望着下方群臣还喋喋不休。
“够了!”
“朕说了有办法,可你们还是如此热心,既然这样……”
“工部尚书何在?”
李世民猛拍龙案,低吼一声。
立政殿刹那间鸦雀无声。
“陛下,臣在!”工部尚书昂首迈出队列。
“今年治理水患、疏浚河道的工程可已开动?”李世民语气沉稳地问道。
“回陛下,正在筹措准备,十日后即可全面展开。”工部尚书恭谨答道。
李世民微微颔首,眼底闪过一抹深思。
他回忆起李君那番意味深长的话语。
略一整理思绪,他继续开口:“甚好。”
“修筑河堤、疏通水道,需召集大量劳力。”
“即刻下令,招募民间百姓为朝廷效力,工钱由国库支付。”
“与此同时,长安城十八主街的翻修工程也一并启动。”
“同样雇佣城中百姓,工钱分文不少,全由朝廷承担。”
“工部回去后再仔细排查,看还有哪些工程需动工。”
“所有计划汇总上报,皆交由百姓承接。”
“这些工程用工量巨大,工钱发放务必及时。”
“如此,百姓有了收入,撑到三月新粮入市,便不再是难事。”
“这便是以工代赈,解民困之良策。”
“工部尚书,你有何看法?”
李世民端坐龙椅,目光如炬,俯瞰殿内众人。
工部尚书瞪大双眼,满脸惊愕。
他细细品味着李世民这番指令。
这法子……
往年这些工程都是世家包揽,赚得满载而归。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