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梁鸿:东汉人,作《五噫歌》讽刺朝廷,因此得罪汉章帝,避居齐鲁、吴中。
119.明时:指汉章帝时代,泛指圣明的时代。
120.机:“机”通“几”,预兆,细微的征兆。《易?系辞下》:“君子见几(机)而作。”
121.达人知命:通达事理的人。《易?系辞上》:“乐天知命故不忧。”
122.老当益壮:年纪虽大,但志气更旺盛,干劲更足。《后汉书?马援传》:“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123.坠:坠落,引申为“放弃”。
124.青云之志:《续逸民传》:“嵇康早有青云之志。”
125.酌贪泉而觉爽:贪泉,在广州附近的石门,传说饮此水会贪得无厌,吴隐之喝下此水操守反而更加坚定。据《晋书?吴隐之传》,廉官吴隐之赴广州刺史任,饮贪泉之水,并作诗说:“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伯)夷(叔)齐饮,终当不易心。”
126.处涸辙:干涸的车辙,比喻困厄的处境。《庄子?外物》有鲋鱼处涸辙的故事。
127.孟尝:据《后汉书?孟尝传》,孟尝字伯周,东汉会稽上虞人。曾任合浦太守,以廉洁奉公着称,后因病隐居。桓帝时,虽有人屡次荐举,终不见用。
128.阮籍:字嗣宗,晋代名士,不满世事,佯装狂放,常驾车出游,路不通时就痛哭而返。《晋书?阮籍传》:籍“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
129.三尺:衣带下垂的长度,指幼小。古时服饰制度规定束在腰间的绅的长度,因地位不同而有所区别,士规定为三尺。古人称成人为“七尺之躯”,称不大懂事的小孩儿为“三尺童儿”。
130.微命:即“一命”,周朝官阶制度是从一命到九命,一命是最低级的官职。
131.一介:一个。
132.终军:据《汉书?终军传》,终军字子云,汉代济南人。武帝时出使南越,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时仅二十余岁。
133.投笔:事见《后汉书?班超传》,用汉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
134.宗悫:据《宋书?宗悫传》,宗悫字元干,南朝宋南阳人,年少时向叔父自述志向,云“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后因战功受封。
135.簪笏:冠簪、手版。官吏用物,这里代指官职地位。
136.百龄:百年,犹“一生”。
137.奉晨昏:侍奉父母。《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昏定而晨省。”
138.非谢家之宝树:指谢玄,比喻好子弟。《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安)问诸子侄‘子弟亦何预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车骑(谢玄)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
139.接孟氏之芳邻:“接”通“结”,结交。见刘向《列女传?母仪篇》。据说孟轲的母亲为教育儿子而三迁择邻,最后定居于学宫附近。
140.捧袂:举起双袖,表示恭敬的姿势。
141.喜托龙门:《后汉书?李膺传》:“膺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
142.常:长存。
143.再:再次遇到。
144.兰亭:位于中国绍兴。晋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上巳节,王羲之与群贤宴集于此,行修禊礼,祓除不祥。
145.梓泽:即晋?石崇的金谷园,故址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北。
146.临别赠言:临别时赠送正言以互相勉励,在此指本文。
147.恭疏短引:恭敬地写下一篇小序,在此指本文。
148.一言均赋:每人都写一首诗。
149.四韵俱成:(我的)四韵一起写好了。四韵,八句四韵诗,指王勃此时写下的《滕王阁诗》:“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150.渚:水中小洲。
喜欢人哪有不疯的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人哪有不疯的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