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自然是老成持重,满脸堆笑。但是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不怕洪武皇帝跳着脚骂,就怕洪武皇帝微微笑,毕竟这一笑,被砍头的人,最起码得上千了。
哪怕明明是朱元璋掌握的证据,而且指使于敏、丁廷二位御史控告郭桓。咱老朱也还是要揣着明白装糊涂,毕竟,这可是帝王心术的精髓啊。
“于敏,丁廷,你二人控告户部侍郎郭桓,可有证据啊?”
“启禀陛下,我二人发现江南地区的赋税钱粮和户部的账册有所出入,经过调查,是有人互相勾结,私吞了大笔钱粮赋税,贪污金额之巨大,实在是让人瞠目结舌,而且据臣等所知,此案牵涉甚广。我等已经掌握了证据,还请皇上下旨调查。倘若我等诬告,情愿引咎辞官。”
于敏丁廷二人此时已经手握王炸,怎么能怂。毕竟这老朱已经表明态度了:他今天一定要办郭桓。这时候别说是乌纱帽,哪怕赌自己的命也得上啊!
朱元璋这时候带有些玩味地看向郭桓。
“郭桓大人呐,有人控告你们私吞国库钱粮,这事儿到底是真是假?”
郭桓慌了,但是仍然努力为自己争取机会。
“微臣在户部多年,不敢说明如镜清如水,但是肯定没有私吞国库银钱赋税的举动,怕是这二位御史搞错了。”
郭桓心想,只要撑过今天,只要下朝了,他就可以召集人手,筹集银子,准备粮米,把国库的窟窿补上。朝廷中那么多大臣,还有民间的豪绅富户,跟他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他就不信这群人敢不帮他。所以,只要糊弄到明天一切,他都可以做到了无痕迹。
要不是朱元璋知道郭桓是什么德行,没准还真会被他给蒙蔽了。
“哦,既然郭桓大人都这么说了,那可能就是误会嘛,不过咱为了证明郭桓大人是清白的,这样吧,咱这就派人去查一下,郭桓大人意见如何?”
朱元璋满面笑意地看着郭桓,意思很清楚了,咱今天就是要查你,你看着办吧,你是自己承认,还是等着我查出来?
郭桓也傻眼了,这朱元璋不按套路出牌啊!就不能缓一缓?这雷厉风行的有些过了头吧。
“怎么样?郭桓大人有什么异议么?”
郭桓的靴子都要被脚趾磨漏了,他此时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毕竟国库的缺口确实存在啊!这时候跟朱元璋坦白?不好意思,洪武年间,不存在坦白从宽!
“臣……臣……”
郭桓支支吾吾的,一时间也没了方寸,倒是旁边的礼部侍郎替他说起了话。
“启禀陛下,国库乃大明立足之本,查验国库兹事体大,如果传到了民间,容易引起百姓猜想和恐慌,依臣所见,此事应当从长计议,找一个黄道吉日,找一个合适的理由,这样才合乎礼法。”
朱元璋实在是忍不住大笑着点了点头。果然啊,这郭桓就是花生,一拔就带出一窝。这礼部侍郎也真是可以,这都能找到什么合不合礼法的原因,也是个人才。
“算了算了!可别等以后了,这要是真等哪个黄道吉日,那朕岂不是得把你们这群大小官员一直养在宫中?咱得费多少粮食啊?哦,不对,和你们贪污的粮食一比,这可真的是九牛一毛了。”
户部侍郎有些心虚地开口。
“陛下,您这是何意啊?为什么说要把官员养在宫中?”
啪!
一个精美的龙泉窑青釉笔洗被朱元璋摔在了大殿之上,摔得粉碎,碎瓷片也溅到了不少人的身上。朱标也是吓了一跳,心中暗自吐槽。
“我亲爹,下次摔东西之前能不能打声招呼,我这个心脏啊……”
朱元璋直接站起身,破口大骂。
“你们以为朕不知道你们干的那些脏事儿?那么多的银钱粮米都是他一个人贪污一个人用的?告诉你们!咱早就知道了,你们私下里干的那些事,现在证据确凿你们还想抵赖?是不是想着出去通风报信,然后平账啊?咱告诉你们,不可能!今天,就在这个殿里,把贪污的事情查清楚之前,谁也不可能离开一步!咱就要查清一个,发落一个!但凡涉案者,谁也逃不脱!蒋瓛何在?”
随着朱元璋一声大喊,蒋瓛便从殿外走了进来。
“下官在!”
“传朕旨意,把殿门关上!把你们调查的结果公之于众,咱倒是要看看,他们这下子还如何抵赖!”
蒋瓛一挥手,一批锦衣卫冲到了殿内,将殿门关好,蒋瓛非常聪明,他自然懂得狗急跳墙的原理,怕这帮被逼上绝路的贪官和朱元璋鱼死网破。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有些多虑。这帮文臣,哪里是朱元璋的对手,咱老朱好歹也是武将出身。
然后一个锦衣卫捧着手里的册子,开始宣读。
“经调查,平承宣布政使司李彧,与提刑按察使司赵全德,偕同户部侍郎郭桓等人共同舞弊,还有胡益、王道亨等,都是同谋。他们所犯罪行如下:一,私吞太平府、镇江府等府的赋税。二,吞浙西的秋粮。三,征收赋税时,巧立名目。四,勾结豪绅地主,倒卖国库存粮,抬高粮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