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用蹩脚的普通话对两人问好,又浅浅地交谈了几句。
也不知道他们在这里待了多久,中文还算流畅。
服务员先开了红酒,然后再慢慢上菜。
友谊商店来了三个人,一个同胞,两个洋人。
胡照广和另一个同胞会英语,一些复杂的谈话内容,他们都是用英文交流的,胡林和杨青在一旁像个配件儿。
杨青第一次来这么高大上的地方,他们又说着他听不懂的话,导致他坐在那里很是拘谨。
生怕给胡林丢人了。
胡林倒是听得懂,也知道胡照广在帮他们说好话,两个洋人也好相处。
她正琢磨着要不要也用英语交流一下,服务员就来上了牛排和八宝鸭、松仁鱼米两道菜。
他们四个客套着说干饭了,她也就歇了心思。
后面的黄油焗龙虾,由服务员推着银质餐车过来,进行现场分切。
再是德士咸猪手、法式焗蜗牛、油焖笋、醉鸡拼卤香菇。
他们四个一边吃饭一边聊天,胡林和杨青就只负责默默地吃饭,应酬的事都给到胡照广和另一个同胞身上了。
主菜上完,等他们吃到一半,又上了两道点心。
蟹粉灌汤饺、栗子蛋糕。
最后端上来的是甜品酒酿圆子。
用餐结束,他们也不着急走,欣赏着外滩的夜景,接着聊天。
胡林想到接下来品牌店的工作要全权交给陈子祥,就没用英文交流了。
一顿饭下来,花了将近三百元的外汇券。
宾主尽欢,只是有点伤她的钱包。
外汇券换算成人民币,得大几百呢!
好在事情是办下来了。
隔天胡照广就和她说,可以开始装修了。
有他牵线搭桥,分到的铺面在黄金位置不说,铺面也挺大的,有八十多平。
要知道,服装鞋帽总共也才占友谊商店200平的位置。
这家商铺的上一任老板也是卖服装的,店内留了两尊损坏的石膏模特。
那石膏模特,倒是提醒了胡林。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销售模式,石膏模特,他们的服装也可以用。
铺面落实,就剩装修了。
这方面的人,可让胡林和杨青一顿好找。
半个月过去,可算把符合要求的装修人员找到了。
胡林草起了图稿,给装修工人作为参考。
不过她不是专业的,还是需要口头讲解,和日日监工。
十一月过去,店铺装修才刚开了个头。
考虑到未来陈子祥要常住在这里,胡林就通过一些渠道,买了一栋房子下来。
在黄浦那边,一百二十元一平。
法院拍卖的,只不过需要沪城户口才能竞拍。
她让胡照广帮了些小忙,拿了下来。
十二月月初,胡林给服装厂寄了信去。
让陈子祥这个月月底出发来沪城,品牌名字和logo,还有衣服一同跟着送过来。
月底,店铺内的装修完成了一半多,定制的石膏雕像,第一批也做好了。
这批服装有二十个款式,她定了二十个石膏雕像。
目前没地方放,就放在石雕工厂,等店内装修弄好了,再运到店铺。
十二月最后一天,货车司机把货送到了,陈子祥也坐着货车来的。
几人合伙把四百件衣服都放在了她买的房子里,占据了一整间屋子。
想起黄国辉提到过的,陈子祥过年要结婚的事儿,胡林问了他婚期。
得知在正月初十,胡林有些不好意思的告诉他,他今后不仅要常驻沪城,看管品牌店,店铺还要在大年初一开张。
他要赶回去结婚的话,只能让在店铺开张三天后才能离开。
然后让关东帮他看店,结完婚后,他还得立马赶回来。
开店之初,事情会很多的。
陈子祥得知这个消息,沉默了很久才说要给他媳妇儿寄信去说明情况,还有他家里也要通知。
正好杨青也不回去,两人就一道写信了。
私事处理完,胡林和杨青说明店铺现在是什么情况,包括出事了他能去找什么人。
然后就是招聘店内销售员。
陈子祥这段时间跟在关东身边,成长了不少,招聘人员的事情上,胡林让陈子祥先着手去办,她在后头压阵。
招募员工的同时,胡林也找机会带着陈子祥在胡照广面前露了脸。
自然还是在德兴馆吃的饭。
后面的员工培训,陈子祥没什么头绪。
(本章完)
喜欢古武大佬在六零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古武大佬在六零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