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枫抬手示意上官留步:"上官,有个重要任务要交给你"
上官立即转身,站得笔直:"旅长请指示!"
"你马上着手整理平安县城、武义县城以及周边张镇所有乡绅、地主、土豪的详细资料。
记住,三天后在平安县城的味佳楼,约见平安县城及张镇的主要乡绅代表"
随着平安县城局势渐趋稳定。
林枫终于可以腾出手来处理这些盘踞地方多年的乡绅地主了。
他明白,要真正赢得民心,土地改革势在必行。
但这必然会触动既得利益集团,尤其是这些在地方上根深蒂固的乡绅土豪。
这些乡绅阶层身份特殊——他们或是科举落第的读书人。
或是告老还乡的小官吏,也可能是地方宗族的族长。
虽无正式官职,却在民间享有极高威望;看似普通百姓,实则高高在上。
正是这种不上不下的特殊地位,让他们成为地方上最顽固的保守势力。
"这次会面很关键,"林枫意味深长地说,"我们要先礼后兵。
你先摸清这些人的底细,看看哪些是可以争取的,哪些是必须铲除的"
上官快速记录着要点。
她明白林枫这是要开始一场运动,将彻底改变平安县城的权力格局。
要知道,在古代传统社会中,乡绅阶层一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自古以来,他们就是连接官府与基层的重要纽带,负责在村镇中推行朝廷政令。
即便到了民国时期,这一特殊阶层依然掌握着不容小觑的地方权力。
他们既掌控着宗族事务和民间信仰,又实际把持着乡村社会的治安管理与司法裁判权。
可以说,这些乡绅土豪就是盘踞地方的地头蛇。
他们手中掌握着大量土地资源,而土地改革势必会触及他们的根本利益。
因此,林枫必须亲自会一会这些地方实力派。
"处理完平安县城的乡绅问题后,我就返回红山镇根据地专心发展机械化部队"
林枫对上官交代道。
"至于武义县城的乡绅土豪,就交给刘东强的步兵团和新任政委去处理"
上官略一迟疑,谨慎地问道:"旅长,如果他们拒绝赴约呢?
毕竟这些乡绅地主的利益与我们八路军代表的工农群众利益是不大相符的......"
她的话道出了问题的关键——八路军代表的是最广大劳苦大众的利益。
而这些乡绅土豪恰恰是压在百姓头上的剥削阶级。
双方立场的根本对立,注定了这场会面不会太平。
林枫嘴角扬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他们不给面子?
那就看他们敢不敢不给我这个面子!不给广大群众的面子!"
说着拍了拍腰间的配枪,随即正色道:"当然,我们不会一味强取豪夺。
对愿意配合的乡绅,我们会采取赎买政策,不配合的..."
"所以我们必须把这些人的底细摸得一清二楚,特别是他们欺压百姓的罪证。
有了这些筹码,谈判桌上我们才能掌握主动权"
上官心领神会地点头:"明白,我这就去办"
林枫从来不是一个冷血之人,但该铁腕时绝不手软。
就像特战旅至今未接纳过一个日军俘虏那样,他对倭倭寇鬼子向来毫不留情。
正午的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指挥部。
林枫刚想去吃午饭,萧雅就匆匆赶来报告:"旅长,咱们旅的政委们到了!"
"这么快?"林枫有些意外,"他们人在哪?"
"安排在旅部休息室了"
林枫整了整军装,大步流星地向外走去:
"走,去见见咱们特战旅的政工骨干们!"
萧雅紧随其后,两人朝着休息室方向快步走去。
推开休息室的大门,
林枫一眼就看到了十三名身着八路军军装的年轻政工干部。
其中一位年约三十多岁的男子格外引人注目。
他端坐在中央,举手投足间透着沉稳干练的气质——想必就是新任旅政委李正了。
当林枫的身影出现在门口时,李正等人齐刷刷地转过头来。
这是他们第一次见到这位传奇指挥官的真容。
虽然关于林枫和特战旅的报道早已见诸报端,但报纸上从未刊登过他的照片。
不仅日军情报部门对林枫的长相一无所知,就连许多八路军高层也未见过林枫。
所以眼前的景象让李正等人不禁怔住了。
这位威震晋西北的抗日名将林枫,竟是一位二十出头的年轻军官。
林枫剑眉星目,五官如刀削般棱角分明。
一身笔挺的八路军军装更衬得他英姿勃发。
他站姿挺拔如松,目光如炬,浑身上下散发着军人特有的刚毅气质。
李正暗自惊叹:这就是让日寇闻风丧胆的林枫?
如此年轻却已战功赫赫,举手投足间流露出的威严气场,让人不由自主地心生敬意。
林枫不是小生般的俊美,而是铁血军人特有的英武之气——刚毅、沉稳、不怒自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