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整整一天。
林枫都在给于曼丽、蓝胭脂、明台以及那十几名情报人员进行培训,直到下午才结束。
随后,他返回特种团团部,立即将陈怡叫了过来。
“陈怡,你知道我们现在成立了专业的情报处。
但人员还远远不够,只有十几二十个人,我需要更多的人手”
林枫严肃地说道。
“你通知一下征兵处,让他们在征兵的时候。
特别注意挑选那些精明能干、聪明有天赋的新兵。
也许他们在身体条件上可能不完全符合普通士兵的标准。
但如果在情报方面有潜力,我们也要考虑招收”
此外,林枫还打算与特种团各部队营长主官沟通。
让他们留意各自部队中是否有聪明、机敏、适合从事情报工作的老兵。
希望他们能进行统计和选拔,将这些合适的人选也派到情报处来。
林枫明白情报工作的重要性,他立志要将情报部门打造成为最强的情报机构。
作为从后世穿越而来的人。
他了解历史上各种着名的情报部门,明白情报工作在战争中的关键作用。
因此,他决心利用自己的优势。
结合速成的情报训练大法,将特种团的情报部门推向巅峰。
他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情报部门的发展。
特种团的情报机构必将在八路军总部乃至更广阔的舞台上引起轰动。
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乃至其他国际战争作出巨大贡献。
陈怡听后点点头,表示明白团长的意图。
“那我们情报处大概需要招收多少人,”
林枫思考片刻后回答:“先在新兵中挑选100人吧。
如果有多余的合适人选也没关系。
因为后续我们还会进行第二轮考核。
最终人数控制在六七十人左右即可。
另外,我考虑到老兵那边,他们当中肯定也会有合适的人选的”
陈怡听后表示赞同,没有过多询问细节。
对于情报工作,她知道自己只需做好传达和执行即可,于是,她立刻下去忙了。
如今,随着红山村根据地的日益繁荣,越来越多的老百姓涌入这里。
特种团的征兵工作也因此推进得异常顺利。
许多老百姓一来就表达了想要参军、加入特种团的强烈愿望。
在这样的热潮下,特种团每天都能招募到经过严格考核与选拔的500名以上新兵。
若非严格控制标准,一天之内新增千名新兵也不在话下。
鉴于此,林枫计划从新兵中挑选出六七十名具备情报特殊能力的人才。
再从特种团的老兵中选拔同等数量的人选。
共同组成约150人上下的情报机构初期团队。
这150多人将接受首批培训,构建起特种团情报机构的基本框架,确保顺畅运作。
随后,再逐步拓展这一机构的影响力,覆盖至西北、华北乃至全国范围。
林枫明白情报部门的重要性。
因此决定将其置于自己的直接领导之下,而非仅由团部管理。
这样,他便能更直接地调动情报部门执行各类任务,包括暗杀、破坏等敏感行动。
至于特种团情报部门的命名。
林枫略加思索后,决定将其命名为“天机情报局”
之所以命名为“天机”
是源于中国古代道术中高人一掐指便能洞悉天机的神秘概念。
寓意着情报工作的神通广大与无孔不入。
林枫期望他创立的天机情报局能够像那些高人一样。
只需一个念头便能掌握四面八方的情报,实现真正的神通广大与渗透无遗。
对于天机情报局的架构,林枫进行了周密的构想与设计。
他计划将天机情报局分为总局、分局、情报处、情报站、组及小队等多个层级。
在特种团团部设立天机情报总局,负责全局的情报工作与人员调配。
同时,根据全国不同区域的特点,林枫打算设立五个分局。
分别是南方局、东南局、华北局、东北局和西北局,以覆盖更广泛的地理范围。
在主要城市如羊城、魔都、北平、太原等地。
林枫计划设立情报处,每个情报处负责其所在城市及周边区域的情报收集与分析工作。
例如,太原情报处将专注于太原及其周边城市的情报动态。
此外,在一些关键城市或地区。
林枫还计划设立情报站和情报点,以更精细地掌握特定区域或城市的情报。
这些情报站点下将进一步细分为情报小组。
每个小组负责具体城市的行动工作或特定区域的情报收集。
根据实际情况,一个情报站点将配备1至3个情报小组。
在情报小组的架构之下,还设有情报小队及行动人员。
他们是情报网络中最为基层的力量。
此外,还有外围人员,他们同样可以不断发展壮大。
以上便是林枫对天机情报局情报网络初步的构想及相关机构的设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