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大亨在香港经营几十年,人脉广博,不仅拥有香港最大的影业公司,同时还入股全港收视率第一的电视台,不仅牢牢控制了媒体的喉舌。
还和很多化界人士感情深厚,自然而然也笼络了大批的人『骚』客替他们摇旗呐喊,擂鼓助威。
虽然因为在无线电视台因为有雷卫东的股份而退出了斗争,不过邵氏旗下两本杂志《南国电影》和《香港影画》以及胡仙儿的《星岛日报》等报纸全都在头版抨击小米公司的挖角行动。
连金大师也在自己旗下的《明报》发表评论,说梦工厂电影公司利用资本压人,破坏市场行情是不讲道义的。
金大师之所以冒出来替邵大亨说话,不光是因为他和邵大亨关系很好,主要是因为两人做事的风格都一样,一对有名的小气鬼。
对旗下的员工都十分苛刻的,雷卫东利用金钱挖角的做法可以说间接损害了金大师的利益。
至于雷卫东在化界的对头,倪框更是把雷卫东骂的狗血喷头,连连在报纸刊登章,痛批雷卫东挖角卑鄙无耻,大损阴德,将来生儿子没有小弟弟。
呼吁全港市民一齐出来,抵制这家无良的公司,不去看他们的戏。
对于这种现象雷卫东早有预料,只不过没想到倪框会这么急着做先锋,看来倪框气量不是一般的小。
不过香港的舆论其实是靠钱左右的,于是雷卫东也是针锋相对进行还击。
不光在自己的漫画杂志面回应邵氏的说法,还拉了《星辰日报》等报纸进行反击。
在报纸雷卫东专门找人揭邵大亨的老底。
在绘声绘『色』的描写邵氏是怎样剥削员工和艺人的,同时把邵大亨的小气是描写的淋漓尽致。
如1970年,一家养老院的老人看见邵大亨每天坐着劳斯莱斯豪华车经过养老院门口,于是冒昧给这位电影大亨写信,请他行善施德。
不久养老院收到邵大亨寄来的一张仅仅500港元的支票。养老院随即把这张支票退还给了邵大亨。
还有邵氏明星虽有名,薪酬却很低,在邵氏,每个人都只是流水线的小螺丝钉,连大明星狄龙虽然拍了那么多影片,接过连一套房都买不起!
还有当年,佳禾的邹大亨为什么离开邵氏,也是因为不满邵氏对员工的待遇太低,出走创立佳禾影业的。
虽然说邵氏电影很受欢迎也赚了不少钱,但这些钱是邵大亨用低廉工资、流水作业的生产模式谋取来的。
对待员工,邵大亨可以说一直狠心那些为他拼命工作且奉献了青春的伙计。
最后还举出了一些员工的例子,说邵氏的导演赚钱不多,即使在节省也存不下钱,一旦没有戏拍,经济会陷入到窘迫的境地。
以至于邵氏曾经有多名导演因为生活贫困而『自杀』的事情,现在邵氏的员工为了最求更好的生活投奔小米公司有什么不对的。
……
这些事迹都是雷卫东派人在邵氏收集到的,交给报社的主编进行润『色』之后,堂而皇之的印在了《星辰日报》。
其实这些小道消息在邵氏片场这个“独立王国”自然不新鲜,但是片场外的普罗大众却难得听到这种趣闻。
主要是因为,电懋的陆云涛飞机逝世之后,邵大亨几乎成了香港影坛的王者。
即便之后有佳禾冒了出来,屡屡向邵氏发起冲击,但邵氏的地位依然巍然不动,稳坐香港娱乐界no1的位置!
面对这样强势的人物,新闻界的人士根本没有人敢得罪邵大亨的,即使有人敢写邵大亨的坏话也没法报道出来!这又不是络发达的21世纪。
所以人们在报纸最多看到的都是邵氏明星们的八卦绯闻,对于邵大亨的消息重来都是正面赞赏没有一丁点的反面批评。
只是这次挖角大战的爆发,雷卫东这个小家伙可不知掉什么是尊老爱幼,直接把邵大亨的老底给爆了出来。
可以说在关于邵大亨的小道消息刊登之后,立刻引发大众的关注。
香港市民是最喜欢看八怪消息的,要不然香港也养活不了这么多家报纸。
后来的《壹周刊》为什么会这么火爆,不是因为一开始接逮着李超人死咬,大肆炒作李超人妻子去世的事件,才火起来的,闹的当时的李超人狼狈不堪。
邵大亨这样名人的消息,对普罗大众来说那些明星八卦还吸引人气,尤其是名人的家长里短趣味横生的八卦笑料,更是大家的最爱。
借着这股东风,仅仅几天,《星辰日报》的销量突破了历史记录,在这个《东方日报》被查封的年代,一举成为香港销售第一的报纸。
也导致邵大亨的八卦,传遍了香港,在茶楼饭馆、街头巷尾都有人在谈论,成为茶余饭后的笑料。
也令邵大亨几十年的光辉形象一夜之间垮塌。
特别是在《星辰日报》攀登了邵氏近几年的人工工资表,看到邵氏当红打星狄龙、姜大卫等人每部戏的片酬才几万港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