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孙后代的富贵也完了。
此外便是赵国公田铎和诸位实权勋贵,都是面色大变。
武夫喜欢战功,但不代表他们喜欢举国大乱的崩盘式的战乱。
他们孜孜以求的勋贵地位和拥有的一切在这样的大乱中都毫无意义。
在这一点上,勋贵们和宗王,皇帝的利益一致相同。
只有廉亲王几人,仍是不为所动模样。
他们对隆正帝的敌意已经深入骨髓,甚至还在义忠亲王之上……
和解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和解。
就算如此,也是足够了。
隆正帝反不如一开始那么紧张,几千人一起读报的场面太壮观了。
估计也会史书记录下来。
两次敲钟俱是因为一人……
隆正帝也有些好笑的想,这贾芸真的是上天赐下来的瑰宝!
可惜这瑰宝毫无政治上的野心,这一次若不是陶炳吉等人拉着贾家压迫过份,贾芸都未必会出手。
这小子就是个求田问舍,安心当富家翁的性格。
这可不成……
此后得想办法给他压担子才是!
只是还不知道,此子眼光境界高古深远,具有常人难及的战略眼光,一眼能看的清历史的迷雾,实为难得的人才。
但如果处理具体的军政事务,贾芸的能力如何,还有待考察。
隆正帝在贾芸写出王朝周期论时,心里还有个考察之后再说的想法。
这一次,却只是想着要给贾芸找个合适的位置了。
过高不行,有拔苗助长之嫌。
过低也不行,贾芸这样的大才,放个校尉给他,或是干个顺天府通判,同知,都属于浪费人才。
只能暂且抛下此事,容后再说。
喜欢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