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大臣徐浩

作品:徐氏略记|作者:缓安甫|分类:游戏|更新:2025-02-12 02:57:49|字数:20354字

孙恩其人,性情颇为残酷,所到之处往往血流成河,百姓苦不堪言。然而,身为妹夫的卢循却与他有所不同,时常对孙恩的残暴行径加以劝谏制止。正因如此,许多人在那场动荡之中因卢循的劝阻而幸免于难,得以保全性命。

推为首领

元兴元年(402年)三月,孙恩兵败自杀,孙恩的残余部众数千人推举卢循为首领。当时,太尉桓玄打算用安抚的手段使东部地区的局势稳定下来,于是,任命卢循为永嘉太守。卢循虽然接受任命,但是却依然为非作歹,行劫施暴。同年五月,卢循从临海进犯东阳,桓玄派遣抚军中兵参军刘裕带兵进攻卢循。卢循失败,逃往永嘉。

占领广州

元兴二年(403年)正月,卢循派他的姐夫司马徐道覆进犯东阳。二月,建武将军刘裕率军击败徐道覆。八月,刘裕在永嘉打败卢循,乘胜追击卢循到晋安,再次将他打败。卢循形势窘迫,于是渡海向南逃走。九月,卢循攻打广州南海郡的治所番禺(今广东广州),广州刺史吴隐之率军固守抵抗。十月,卢循夜袭攻陷番禺,抓获吴隐之,将城中府舍、民居焚烧殆[dài]尽。卢循于是自称平南将军,自己主持广州事务。卢循下令聚集焚烧数万死者遗骨,共同安葬在洲上;并派徐道覆攻打始兴,抓获始兴相阮腆之。

进贡授官

义熙元年(405年)四月,卢循派遣使节前往东晋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进献贡品。当时东晋朝廷刚刚诛灭桓氏,内外多事,没有时间前往征讨卢循。四月二十一日,朝廷任命卢循为征虏将军、广州刺史、平越中郎将,徐道覆为始兴相。卢循赠送给刘裕益智粽,刘裕回赠给他续命汤。

卢循任命前琅邪内史王诞为平南长史。王诞游说卢循道:“王诞我本来不是军旅出身,留在这里也没什么用处。我一向被刘镇军厚爱,如果能够回到北方去的话,一定会得到他的委派重用,这样,不管是为公为私,遇到机会,我一定要报答您的厚恩。”卢循认为他说得很对。这时刘裕写给卢循一封信,让他派吴隐之回去,卢循没有听从。王诞又对卢循说:“将军这次扣留吴公,对公对私都不是好计策。孙策岂能不想扣留华歆?只是因为一个地方容不下两个君长罢了。”于是,卢循派吴隐之与王诞一起回去。

兵败自杀

义熙六年(410年),刘裕带兵北伐南燕,徐道覆得知后,便派人劝说卢循乘东晋空虚之机袭击建康,卢循没有听从。徐道覆亲自来到番禺,向卢循游说道:“我们住在这五岭以南的地区,难道你还以为是因为理该如此,并且可以把它传给子孙吗?我们正是因为刘裕力量强大,很难跟他为敌才这样的。现在刘裕的大军集结在坚固的城池之下,什么时候回来还说不定,我们用手下这些希望回到故乡的敢于拼命的士兵,突然进攻何无忌、刘毅这些小辈,不过就像把手掌翻过来而已。不趁这个时机起事,而只是追求一天的平安,朝廷却一直把您当做心腹大患。如果刘裕平定三齐地区之后,让军队休息一二年,再先用诏书征召您进京,随后刘裕亲自在豫章屯兵,派遣几个将领率领部队翻过五岭,即使将军再神机勇武,恐怕也不一定能抵挡。今天这个机会,是万万不可错过的。如果我们抢先攻克建康,把他们的根基全部摧毁,刘裕即使回来,也没有什么办法。您如果不同意,我就要率领始兴的兵众直接进攻寻阳。”卢循非常不愿意起事,但却没有说服徐道覆的办法,因此,只好同意他的意见。

五月初七日,卢循与刘毅在桑落州摆开战场,将刘毅的军队打得大败,一直打到江宁。刘毅扔掉船只,只带着几百名下属步行逃走,剩下的士兵全部被卢循俘虏。他们丢弃的军事物资堆成小山。当初,卢循抵达寻阳时,听说刘裕已经北伐回师,还有些不相信。击败刘毅的军队后,才从俘虏的口中得到证实,他和他的党羽们互相对看着面色大变。卢循打算退回到寻阳,攻克江陵,占据这两个州来和朝廷对抗。徐道覆很有胆略和决断力,打算与敌军拼死一战,于是对卢循说应该乘胜直接进攻,并且坚持自己的观点。卢循犹豫好几天,才依从他的建议。

五月十四日,卢循大军抵达秦淮河口,东晋朝廷都城内外戒严。徐道覆请求从新亭进军白石,然后烧掉战船登陆,分几路进攻刘裕。卢循多智谋而少决断,打算以尽可能保险为目的,便对徐道覆说:“我们的大军还没有到,只听见一些风声孟昶便被吓得自杀,根据大趋势来说。敌人自会在几天内崩溃散乱。现在,决定胜负也就是一个早上的事,一味凭侥幸在战场投机取利,既不是一定能战胜敌人的办法,还可能损伤我的士卒,我看不如按兵不动,等他们上来。”徐道覆因为卢循疑心太重而缺决断,于是叹息道:“我终将被卢公耽误,事情一定不会成功。如果我能有幸为一位英雄卖命奔波的话,天下早就平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徐氏略记》,方便以后阅读徐氏略记东晋大臣徐浩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徐氏略记东晋大臣徐浩并对徐氏略记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