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康元年(280年)二月初三,攻克西陵,俘获吴镇南将军留宪、征南将军成据、宜都太守虞忠。初五,攻克荆门、夷道二城,俘获监军陆晏。初八,攻克乐乡,俘获水军督陆景,平西将军施洪等投降。十八日,晋武帝下诏进王濬为平东将军、假节、都督益梁诸军事。王濬从蜀出兵,兵不血刃,无坚不摧,夏口、武昌的吴军,无敢支吾抗拒者。于是挥师顺流而下,直抵吴都附近的三山,孙皓派遣游击将军张象率水军万人抵御王濬,张象望见晋军旗帜而投降。
太康元年(280年)三月十五日,王濬进入石头城。孙皓准备亡国之礼,驾着素车白马,袒露肢体,缚住双手,衔璧牵羊,大夫穿着丧服,士人抬着棺材,率领着伪太子孙瑾、孙瑾弟鲁王孙虔等二十一人,到达军营门前。王濬亲自为孙皓松绑,接受了玉璧,烧掉了棺材,将孙皓送往洛阳。王濬收了吴王的图书簿籍,封了府库,军中无所私获。晋武帝派遣使者慰劳王濬军。
王濬回到京都,有司劾奏他违诏不受王浑节度,应坐大不敬罪,交付廷尉,王濬被赦免后,烧毁贼船一百三十五艘,应下令交付廷尉追究责任。
太康六年十二月庚寅(286年1月18日),王濬去世,终年八十岁,谥号为武。葬于柏谷山,大肆营造坟墓与陵园区,围墙周长四十五里,每面别开一门,松柏茂盛。子王矩继嗣。
唐建中三年(782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抚军大将军襄阳侯王濬”。
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王濬。
在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中,王濬亦位列其中。
《隋书·经籍志》记载晋辅国将军《王濬集》一卷残缺。梁二卷,录一卷。今存诗三首《从幸洛水饯王公归国诗》《祖道应令诗》《平吴诗》。
徐邈是三国曹魏重臣,一生为官清廉,政绩突出。曾任凉州刺史,兴修水利、移风易俗、恩威并施,使州界肃靖、西域畅通。王濬是西晋名将,多谋善战,任益州刺史时修造战船、组建水军,率部顺流而下,攻克石头城,接受孙皓投降,实现西晋统一。
喜欢徐氏略记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徐氏略记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