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日报家属院,韩家。
屋子里坐满人。
韩林坐主位,穿着重大场合才穿的中山装,整个人红光满面。
他握着董大强的手,两个老人聊得火热。
“老董,我早就听振华说过你,你这一生真精彩。”
董大强笑着道,“你这辈子比我精彩多了,老哥哥,您是哪年生人?”
两个老爷子互报年龄,结果是同年同月,韩林就比董大强大三天。
关系一下子又亲近不少,老哥俩越聊越高兴。
其他人都是听众,韩守正和董家旺坐一起,萧冬鸽和董秋兰坐在一起。
韩雅,王振华,韩英杰靠边坐。
王振华没爹,继父张德志跟韩家不熟,大舅董家旺就代替了父亲的职务。
“英杰,有心事?”王振华小声道。
“屋子里说。”韩英杰努努嘴,起身走进卧室。
王振华正想起身,衣角被韩雅抓住,见到韩雅面带不善,只能重新坐下。
良久,韩英杰的屋门打一条缝,他给王振华倒竖大拇指。
王振华懒得理他。
不用猜就知道,老韩家还是不同意他和陈蓉的婚事。
半个小时后,两个老爷子聊尽兴,开始说正事。
韩林道,“这个月二十八是黄道吉日,老弟弟,您觉得?”
董大强说道,“老哥哥,听你的。”
韩林一拍大腿,“好,那就订到这个月二十八。”
桌子上放着一本老黄历,他把黄历递给王振华。
王振华假模假样瞄了两眼,看不懂,随手递给韩雅。
韩雅仔细看,说道,“我听爷爷的。”
韩林心情大好,扭头看向韩守正。
“小雅,这是家里给你准备的嫁妆。”韩守正从桌子下面拿出个纸盒。
打开盖子,拿出一块崭新的女士手表。
空气顿时安静,所有人都盯着这块手表。
它是目前最对的商品之一。
王振华微微一笑,竟然还是京牌手表,价格一百五十元以上。
“爸!”韩雅鼻子一酸,声音带着哭腔。
“闺女,爹啥也不想,就想你以后幸福快乐。”
他把手表放在韩雅面前,直盯着王振华,“振华,我把她交给你,你要对她好。”
王振华急忙点头,“您放心,我不会让她受半点委屈。”
这话有点难,他自己都不信。
随即又道,“她可能会受委屈,但我保证,这委屈肯定不是我造成的。”
董秋兰急忙接茬,“亲家,我一直把小雅当成亲闺女,不信你问她。”
萧冬鸽道,“老姐姐,你要是对小雅不好,我还不答应呢。”
屋里响起笑声,韩雅擦掉眼泪,咧嘴一笑。
王振华暗暗叹气,从认识韩雅到现在,她从没哭过。
这是第一次哭。
“爹,娘,买它肯定费了不少功夫吧?”韩雅柔声问。
“当然了。”韩林说道,“为了买这个手表,你爷爷特意去求他的老领导吗,才搞到了手表票。”
“为了买手表,咱家的积蓄花光了,我还借了二十块钱。”韩守正补充道。
韩雅鼻子一酸,又流下眼泪。
“小雅,大喜的日子不要哭。”韩林沉声道。
韩雅的眼泪却止不住,掏出手绢不停地擦拭。
萧冬鸽和董秋兰一左一右坐在她身边,不停地安慰她。
卧室,韩英杰也想哭。
妹妹嫁人,老韩家倾家荡产给她买手表。
他的对象陈蓉都怀孕了,韩家人却死活不同意,宁愿不要孩子,也不让陈蓉进门。
王振华道,“爷爷,不然就把手表退了吧,我给她买。”
“胡说。”韩林摆摆手,“韩家给她买的是嫁妆,跟你买的性质不一样。”
“老哥哥,聘礼怎么说?你尽管提。”董大强有些提心吊胆。
韩家给闺女的嫁妆是价值150元的手表。
按照习俗,男方也要拿出同等价值的聘礼,否则就是看不起女方,也会被人笑话。
这话说出来,所有人都看着韩林,韩雅甚至忘记了哭。
“老弟弟,你说这话就外气了。”韩林摆摆手。
他看着王振华,“你都买那么大的房子了,我还要什么聘礼?”
韩守正急忙补充,“振华,就算你不买房子,我们也不打算要聘礼,因为我知道你会小雅好。”
此言一出,男方亲属暗松一口气。
“老哥哥,您真的很开明,我服了。”董大强称赞。
韩林微微一笑,眉宇间有些得意。
王振华也很开心,有这样的岳父岳母和老爷子,婚姻生活会幸福很多。
他微微一笑,“老爷子,今天就搬家吧。”
“对!”董大强说道,“房子都给你收拾好了,正房西间。”
“可以啊。”韩林笑着道,“守正,我去孙女婿家住几天。”
韩守正和萧冬鸽面露为难。
“爹,小雅和振华经常不在家,谁伺候你啊?”韩守正问道。
“我有胳膊有腿,不用你们伺候。”韩守正摆摆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