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离开

作品: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作者:回顾云生|分类:历史|更新:2025-04-01 13:51:58|字数:4618字

“你要带着父皇离开朝廷?”

“是啊,你父皇的精神状态,你也看到了,让他继续待在这牢笼中,对他的身体百害而无一利。

况且太皇太后临终前也有言,让你父皇代她看看这大汉的江山,你总不能违背太皇太后最后的遗言吧?

正好我也准备下野了,这次带上太上皇一起,去游览一下这治下的大好河山。”

“至于朝政上的问题嘛,我对你还算放心的,削藩已经开始,这个速度就很好,不要再快了,慢慢来。”

这天一大早,苏云便来见刘启,说出了自己要离开的打算。

但刘启是坚决不同意。

“不行不行,有您和父皇在,能帮着我敲定一些大主意,你俩同时都走了,让我怎么办啊?”

“可是你父皇的身体状态,你也看到了,让你的父皇出去换换心情,说不定还能再多活几年,要是继续留在朝廷中,即便是我也无能为力。”

“可是……可是……”

刘启很想反驳云伯,可他确实想不到什么好的理由。

苏云轻叹一口气,“你已经拉拢住了梁王刘武,接下来只要按照这个速度削藩,不会闹出什么大乱子的。

总有一天,我们都要离开的,你要学会适应我们不在的日子。

你的能力,我还是很放心的,你欠磨练的,永远是你那急躁的性子。

你要听真你云伯的,那就以后做事前就三思再三思,任何事都不要轻易下决定,也不要让别人轻易猜到你内心的想法。

我在走之前会安排好朝中一切的,你放心吧,这大汉江山的传承,我比你更看重。”

这一切的一切,都源自于对刘邦的那个承诺,更源自于自己身上流着的血脉。

苏云说了那么多,已经堵死了刘启所有反驳的路子,刘启要是再拒绝的话,那就是不仁不孝了。

虽然很无奈,但刘启还是答应了。

“云伯,你要带着父皇走可以,但是要答应我三个条件。”

“其一,父皇去世前一定要再回朝廷一趟,让我好好看看父王,尽尽孝,不能让我和父皇都留下遗憾。

其二,走之前一定要安排好所有事情,不能不辞而别。

第三,你带着父皇离开后,要经常给我写信,我好知道你们的具体情况,这样我也放心一些。”

这些要求并不过分,也不会影响苏云的计划,因此苏云通通答应了下来。

—————————————

苏云背过身去,马上就要离开这待了50年的皇宫,竟还有些不舍得。

这皇宫中承载太多的回忆,是苏云和四代皇帝、五位执政者共同开创的。

这里一点一滴,苏云都是不会忘记的。

“我走之后,贾谊可以接我的位置,他为人比较沉稳,你要多听取他的建议。

朝廷之中,内事不决,可交给窦婴处理;外事不决,可问贾谊,他二人在为人和能力方面要比晁错强很多,切不可太过于听从晁错之言。

周亚夫是个将才,无论是平定叛乱,还是北击匈奴都能派得上用场,你日后会用得上他的。

但他的性子太过骄狂,怕是难以长久,如果有机会的话,我还是希望你能广开一面,留他一命。”

……

苏云说了很多,直到将能嘱咐的都嘱咐了一遍,这才放下心来。

对他的身体,苏云也是考虑了,给他留了一颗起死回生丹。

没办法,刘启就对女人有点爱好,苏云总不能强制帮他戒掉吧。

“我要走了,你有什么要对我说的吗?”

刘启看着云伯满是沧桑的脸,心里很不是滋味。

“我没什么要说的,只希望父皇和云伯在接下来的时光里不再那么劳累,肩膀上不再有那么多的负担。”

苏云点了点头,没有再看刘启一眼,转身离去。

离别总是要的,既然没什么好说的,不如残忍一点。

“云伯。”

刘启似想到了什么,突然叫住了苏云。

苏云没有回头,只是微微扭头一瞥。

“什么事?”

“我父子二人以小宗入大宗,在礼法上怕是要被人唾弃万年。

即便后世再怎么骂我们,我也认了。

只是我父子二人,可对得起这天下的黎民百姓,对得起高祖开创的大汉基业?”

刘启面露凝色,这个问题困扰了他许多年,也该有个答案了。

“后世人不会记住你们的得位不正,因为这对你们的功绩来说,是微不足道的。”

“这些担子是别人强加给你们的,你们的所作所为,对得起所有人。”

“没事了,我懂了。”刘启笑了,“您走吧,别忘了答应我的三个条件。”

“嗯,走了。”

……

走到殿门外,刘启望着云伯离去的背影,明白了当年父皇的想法。

“走吧,走吧……大汉的江山虽大,可又能走去哪儿呢?”

“大汉的传家宝,终有一天会回来的,可惜我可能看不到了……”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方便以后阅读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第23章 离开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第23章 离开并对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