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恩威并施

作品: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作者:回顾云生|分类:历史|更新:2025-03-15 19:35:10|字数:4546字

刘启都不用眼睛去看,光是听到这声音就已经瑟瑟发抖了。

“云伯……我敲了门的,只不过许久没人开,我又有气,所以才……”

苏云没打算动手,毕竟是太子,申屠嘉和袁盎还在这,自己肯定要给面子的。

“屋里正商量事呢,府里的下人都被支走了,没人听到你敲门,就我听到了,这不正想给你开门呢,你就破门而入了。”

因为今天官员几乎都来申屠嘉这汇报工作了,所以申屠嘉就把下人都支走了。

刘启换了副嬉皮笑脸的样子,这才是他在云伯面前最真实的样子,“云伯你可要给我做主啊!”

“你说这些官员,一个个地都跑去和你们汇报工作了,我这个太子不白当了吗?”

“这也怪不得他们呀,一般官员政治生涯只有一次,太子监国的身份本来就敏感,他们怕和你走得太近,得罪了陛下。

更何况陛下身体不好的事情,几乎朝中人尽皆知,皇帝晚年一般会更杀伐一些,他们可不想成为权力的牺牲品。”

这点苏云是不站刘启的,毕竟人家官员也得先保命,再考虑工作。

太子算是中国历史上最高危的职业,当上太子后,第一件事不是高兴,而是更加小心翼翼。

当上太子后,四面八方都是敌人,各种争权夺利,要是再遇上个敏感多疑的皇帝,那你这太子十有八九难保,除非真的很有本事。

“别想那么多了,你登基后,我丞相府里的人你直接拿去用,全是你的心腹,你掌权要比你父皇简单得多,还搁这抱怨呢。

想当年你父皇的登基,那可是惊天地泣鬼神啊,进京那一夜当真凶险,一个不小心,你们一家人根本活不到现在。”

刘启有些不服气地撅了撅嘴,但他知道云伯说得都是对的,也不敢不听。

—————————————

里面的申屠嘉也看到了太子到来,急忙拉着袁盎出来拜见。

“袁相学识渊博,孤倒有一事请教,还望袁相能替我解惑。”

虽说答应了云伯,不会怪罪袁盎,但刘启还是要对他敲打一番。

袁盎刚进京,太子就找上门来了,他哪敢怠慢,“太子太客气了,臣才疏学浅,哪里担得上太子请教一言呢?如果臣知道,定会为太子分忧。”

“袁相认为韩信如何?”

“呃……”袁盎没想到太子会问他这个问题,愣了愣后答道:“虽有功于社稷,但不知深浅,过于骄狂,最后造反而死亦是咎由自取。”

到目前为止,韩信这个名字都是被朝廷忌讳的,因为不太好评价,所以大家都有意避讳。

袁盎说的,也是朝廷目前最认可的评价,其实就是和和稀泥。

不过对刘启来说,这就够了,刘启就是要他这么说。

“韩信还是楚王之时,曾来过长安朝拜,他来到长安后,按理说第一个应先去拜见高皇帝。

可他偏不这样,来到长安后就先去了萧丞相家中,见过萧丞相后,才进了宫。

事后高皇帝问起,他就说萧丞相对他有大恩,故先去拜恩人,而不先见陛下。

既然袁相觉得韩信是过于骄狂,死亦咎由自取,那这件事……能不能体现出韩信的骄狂呢?”

刘启已经将话说得很明显了,但凡不是傻子,都能听出刘启话中的意思。

刘启这是借韩信的事情点袁盎,你袁盎自己都说韩信是反贼,可如今的所作所为和韩信一样,这不是有反心吗?

袁盎知道现在说什么都无益,只得乖乖跪地认错:“臣有罪,臣应先进宫拜见太子殿下,还望太子恕罪。”

刘启上前一步,弯下腰去俯视着袁盎,眼神中透露着压迫感……

袁盎已经被激出了一身冷汗,这事可大可小,就看刘启怎么运作。

只见刘启抿嘴一笑,收起了刚才的气势,将袁盎扶了起来。

“袁相啊,孤只是在和你讨论韩信的问题,孤并没有怪罪于你,你又何必下跪道歉呢?”

袁盎松了一口气,用袖口遮了遮额头上的汗,今天他算是见识到太子的本事了。

“臣有罪,臣这就进宫,面见太子殿下。”袁盎抬起头,在得到刘启的眼神示意后,一溜烟就离开了申屠嘉的家。

……

片刻时间里,刘启恩威并施,轻轻松松就把袁盎这个老臣拿捏住了,申屠嘉在一旁看得一愣一愣的。

当然了,刘启也没打算放过他,袁盎走后,刘启又把目光瞄向申屠嘉。

“申丞相啊,这些天真是辛苦你了,你看看,这官员一个个的都来找你,忙得不可开交。

等父皇回来后,我肯定向父皇申请,今年给你开双倍俸禄。”

“臣不敢,臣不过是尽了分内之职,太子殿下这么说,真是折煞老臣了。”

刘启不给他反应的机会,继续追击,“父皇的身体不好,我身为太子,要为父皇分忧;您身为丞相,亦为父皇分忧。

可我还年轻,朝中许多事情还不清楚,还要靠申丞相多多指点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方便以后阅读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第100章 恩威并施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第100章 恩威并施并对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