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真正的目标

作品:四合院:神级垂钓系统|作者:一只山竹榴莲|分类:穿越|更新:2025-03-29 06:00:29|字数:4086字

";这……这些线条有多细?";一位领导抬起头,难以掩饰脸上的震惊。

";最细的部分,宽度只有人类头发丝的几百分之一,";李长生答道,

";约等于10微米。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我们还能做到更细,甚至达到1微米以下。";

另一位领导皱眉问道:";这样微小的电路,有什么实际用途?";

李长生微微一笑,指向一旁的展示台。

那里,放着两个电子设备。

一个是体积庞大的电子管计算机,占据了整整一面墙;另一个则是一个只有手掌大小的奇怪装置。

";这是我们根据光刻机刻画的电路图,制作的一个简单的集成电路样品,";李长生指着那个小装置说,

";它的功能与那台大型电子管计算机的某一部分相同,但体积只有后者的几千分之一,耗电量只有万分之一,而可靠性则高出数百倍。";

为了证明这一点,他按下了两个设备的启动按钮。

大型计算机轰鸣着启动,整个房间的灯光都因为电力消耗而微微暗了一下;而那个小装置则几乎悄无声息,只有一个小指示灯亮起,表明它已经开始工作。

";各位领导可以看看这两个设备的计算结果,";李长生指向两台设备连接的显示屏。

令人惊讶的是,两个屏幕上显示的结果完全一致,都是一系列复杂数学问题的解答。

但大型计算机用了近一分钟才完成计算,而小装置只用了不到一秒钟。

展示厅内一片寂静,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

这不仅仅是一项技术的演示,更像是一场关于未来的预言,一扇通向新世界的大门被悄然打开。

……

李长生望向窗外,初夏的阳光穿过玻璃,在地面上投下明亮的光斑。

";这只是一个开始,";他轻声说,";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赵刚疑惑地看着他:";什么挑战?光刻机不是已经成功了吗?";

李长生摇摇头:";光刻机只是工具,真正的目标是制造第三代计算机。有了光刻机,我们才能生产大规模集成电路,才能实现计算机的革命性突破。";

他走向办公桌,拿出一叠厚厚的设计图纸:";这才是我真正想做的东西——龙国第一台第三代计算机。";

赵刚惊讶地看着那些复杂的图纸:";你已经设计好了?";

";刚完成初步设计,";李长生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接下来,就是将这些设计变成现实。";

七月的京城,骄阳似火。

研究院外的树上,知了声声不绝,仿佛在为这个炎热的夏天伴奏。

自从光刻机样机成功展示后,";曙光工程";获得了更多的支持和资源。

一座全新的研究基地在京城西郊拔地而起,各种先进设备被紧急调配过来,一批批精英科学家和工程师加入了团队。

在这座基地最核心的区域,一间宽敞明亮的实验室内,李长生正专注地调试着光刻机的参数。

";微调光源功率,增加3%,";他对一旁的助手说道,眼睛一刻不离显微镜。

";已调整,";助手回答,";光源功率现在是97.3%。";

李长生仔细观察着显微镜下的图像,轻轻点头:";很好,刻蚀线宽更均匀了。继续监测,如果10分钟内参数保持稳定,就锁定这个设置。";

自从决定开发第三代计算机,李长生就几乎住在了实验室里。

为了这个雄心勃勃的计划,他设计了一套严密的研发流程,将整个项目分解为几个关键阶段:首先是优化光刻机性能,然后是制造集成电路,最后才是组装完整的计算机系统。

光刻机的优化工作异常艰难。

作为一种精密设备,它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极高——温度变化0.1度都可能导致光路偏移,空气中微小的灰尘颗粒都可能破坏刻蚀图案的完整性。

";再扩大无尘区范围,";李长生对基地负责人说,";将整个光刻区都纳入最高等级的洁净控制。";

";这……会大幅增加成本,";负责人有些迟疑。

";必须这么做,";李长生坚定地说,";如果连这点尘埃都控制不了,我们就别谈制造集成电路了。";

在李长生的坚持下,研究基地投入巨资建造了当时亚洲最先进的无尘车间。

工作人员必须穿戴特制的防尘服、手套和面罩,经过多道气闸室才能进入工作区域。

与此同时,另一项关键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硅片的制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四合院:神级垂钓系统》,方便以后阅读四合院:神级垂钓系统第301章 真正的目标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四合院:神级垂钓系统第301章 真正的目标并对四合院:神级垂钓系统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