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完,直接走到实验台前,打开了一个防尘柜。
防尘柜内,安静地放置着一片泛着金属光泽的6寸晶圆。
晶圆表面光洁无暇,反射出的光线极其均匀。
“这……”
林婉如的心脏猛地一跳,连忙走上前去,仔细观察。
而陈明远则直接冲了过去,抢过了实验台上的显微镜,狠狠地盯着晶圆表面。
当显微镜的焦距调整到最佳位置时,他的手猛然一颤。
“不可能……这掺杂均匀度……怎么可能这么完美?”
他盯着显微镜,嘴唇微微颤抖,额角渗出了冷汗。
林婉如站在一旁,看着显微镜,喃喃道:
“比列宁格勒实验室的样品还要完美……”
整个实验室,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专家,都被眼前的一切彻底震撼了。
空气仿佛凝固了。
陈明远的手微微颤抖,死死盯着显微镜下的晶圆片,嘴唇无意识地颤动着,仿佛想说些什么,但喉咙却像被堵住了一样,一个字都吐不出来。
林婉如则是死死盯着晶圆,眼中透着极度的震撼,她低声喃喃:
“比列宁格勒实验室的样品还要完美……”
这句话一出,整个实验室内的专家们全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列宁格勒实验室,那可是毛熊最顶级的电子研究中心!
而现在,军工部的晶圆纯度和掺杂均匀度,竟然超越了他们?
空气中,弥漫着难以置信的沉默。
但李长生只是淡淡一笑,语气平静:
“光看这些还不够,我们需要更直接的对比。”
他看向周处长,后者心领神会,立刻吩咐实验员:
“立刻进行对比测试!”
第一组:电子管寿命测试(龙国 vs 毛熊)
实验员将毛熊生产的电子管和军工部生产的国产电子管分别接入测试仪器,开始长时间工作测试。
“开始计时!”
电子管内部的灯丝开始发热,发出橘红色的光芒,示波器屏幕上,信号波形稳定地跳动着。
两小时后——
毛熊的电子管信号开始衰减,波形抖动,出现散焦现象。
再过十分钟,毛熊电子管的电子束完全散开,失去工作能力。
陈明远的脸色已经变得难看至极。
然而,国产电子管的波形依旧稳定,灯丝亮度没有丝毫变化,信号放大效果依旧保持在最优状态!
六小时后——
国产电子管依旧稳定!
八小时后——
依旧没有丝毫衰减!
“这……这怎么可能?!”
陈明远的声音都有些颤抖。
“毛熊的电子管最多撑两小时,我们的竟然能撑八小时以上?!”
林婉如则是紧紧盯着示波器,低声说道:
“不仅仅是寿命问题,这意味着我们的电子设备在长时间使用下,稳定性比毛熊高出数倍!”
她抬头看向李长生,眼神中终于带着些许敬畏:
“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李长生微微一笑:
“优化了真空封装,提高了阴极涂层的稳定性,同时改进了电子枪的聚焦技术。”
林婉如深吸一口气,心中波涛汹涌。
军工部,真的突破了!
第二组:晶体管高频响应测试
实验员将国产晶体管和毛熊电子管分别接入雷达模拟器。
测试开始!
屏幕上的雷达扫描信号开始跳动,数据不断刷新。
毛熊电子管刷新率:每秒10次。
国产晶体管刷新率:每秒30次!
提升300%!
整个实验室内,一片死寂。
“晶体管的响应速度……竟然是电子管的三倍?”
一位雷达专家的声音都在发抖。
林婉如的手指微微收紧,心中的震撼已经无法用言语形容。
她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如果用在雷达上,我们的雷达扫描精度将远超毛熊,甚至……逼近漂亮国!”
第三组:极端环境测试(-40℃ ~ 80℃)
实验员将国产电子管和毛熊电子管分别放入环境模拟舱,开始测试它们在极端温度下的表现。
-40℃,毛熊电子管开始出现信号衰减。
国产电子管依旧稳定!
+80℃,毛熊电子管彻底失效!
国产电子管依旧保持正常工作状态!
林婉如的手一抖,怀里的笔记本掉落在地。
她的嘴唇微微颤抖,低声说道:
“这已经超越标准……”
整个实验室,陷入死一般的沉默。
第四组:功耗对比
实验员拿出两根香烟,将它们分别靠近毛熊电子管和国产晶体管。
毛熊电子管工作时,表面温度高达200℃,香烟瞬间被烤焦,甚至冒出了烟雾!
而国产晶体管,仅仅是微温。
“这……”
陈明远的嘴巴微微张开,说不出话来。
林婉如的眼神彻底变了。
她知道,这意味着晶体管可以让设备功耗降低数十倍,甚至让手持无线电设备成为可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