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旁看得眼馋不已的崔惠一听都有,立马笑着问道:
“曼丫,我们也有吗?
快快给我,我好喜欢。”
要是有了银簪子,她就可以回娘家跟嫂子们炫耀了。
免得他们总是瞧不起自己。
王曼摇头:
“你们的是其他礼物,在那边呢。”
说着指向旁边被推到一起的一大堆。
崔惠闻言,赶紧上前。
看到东西后,不由得嘴一瘪:
“啊?你说的都有,给我们的就是这些碎布头啊?
我还以为你说的我们都有银簪子呢。”
汪大中一个眼刀子甩了过去,语气也凶巴巴的:
“死婆娘,我是少你吃,少你穿,少你花用了?
你这副模样干啥?
曼丫说了都有就有,即便没有那也是应该的,凭啥给你买礼物,你又给她买了些啥?”
崔惠本来还想逼逼叨叨的,被自家男人这么一吼,顿时不敢咂腔了。
她这男人,别看对她好,惹急了是真会往她身上招呼的。
几个伯娘和伯伯也是直摇头。
汪一达沉着脸对汪一娄说道:
“回去让大中好生的教教,这在家里倒也罢,出门还是这模样,也太丢家里人的脸了。”
汪一娄斜着眼睛瞟了一眼崔惠,点点头:
“嗯”
其实他在背地里也提醒过汪大中好几回,要不然还不知道是个啥样呢?
罗氏这里也有些脸上挂不住,叹了口气:
“哎,都怪我,当初怎么就眼瘸,给大中娶了这么一个眼皮子浅的媳妇。”
麻六婶却安慰道:
“二嫂,话不是你这样说的。
要是没娶到崔惠,也生不出冬花,冬珠,这么乖巧两姐妹了。”
不管崔惠如何,那两女娃子倒是很逗人喜爱的。
罗氏笑了:
“就你会安慰人。”
王曼心里倒没有不舒服,汪家一大家子都是好人。
崔惠人其实也不错的,就是吧,有点爱贪小便宜。
这嘴脸,吃相就惹得有些人不喜。
“大中哥,你这话说的……
可不兴这样说嫂子。
嫂子,别理会他,我说的不是碎布头,你没看到那边还有一大堆吗?
我给你们买的都是布匹。
我也不知道你们有多大尺寸,所以便买的布,你们自己做了来穿。
至于那碎布头,是布店老板送的,说是拿回来做鞋子穿。
银簪子只有几个伯娘才有,其余谁都没有。
我可没有偏心哦。”
听她这么说,崔惠也不觉得尴尬,笑着点头:
“哎呀,是我误会妹子了,原来是买的布匹呀。
这个我也喜欢。”
同样的不妨碍她回去炫耀。
她心里想的是,顶多几匹,没想到看到一大堆,顿时眼睛都瞪大了。
“这么多,怕有好几十匹了吧!”
听到她的惊讶,大家都把目光看过去,也都咋舌:
“这也太多了吧?”
汪三还在为刚才崔惠的话有些不喜,没好气的说道:
“三十几匹呢,能不多吗?
布店老板笑得嘴都裂到耳后根了,我都担心他恢复不过来。”
王曼白了他一眼:
“用得着你多担心!
几位哥哥嫂子们,这些布匹你们拿回去自家分吧。
那些鲜艳的布匹就给几个姑娘,小姑娘们穿挺好看的。
哦,对了,别忘了还有几个老的,都有哈。”
由于她自己不会做衣服,麻六婶的,她也知道尺寸,便给她买了几套。
所以不在这里面。
崔惠高兴摸摸这匹,又摸摸那匹,脸上的笑就没收敛过。
这么多全都是细棉布,颜色也很好看,不知道可不可多要点,给自己爹娘送些过去。
想归这样想,但她不敢开口,因为自家男人恶狠狠的目光一直盯着她。
吕氏摇摇头,一脸的不赞同:
“哎呀,你说你这么破费干啥?都是一家人,买这么多东西得花多少银子啊?”
她还是比较心疼银子。
想想以前的日子,再想想现在的日子,即便好了不少,还是得节约些。
其实她也知道王曼心里的想法,但他们又不图回报。
哎,想是这样想,怎么还是很高兴,好矛盾啊!
王曼最喜欢这个大伯娘了,总是全心全意为他们着想。
“大伯娘,你放心吧!
这一次咱们去了州府,我和汪三分了五百两银子。
买些东西回来送给大家,都是应当的。
这些年你们也照顾我们颇多,我都还嫌少呢。”
她是故意这样说的,免得大家都好奇。
“我们帮忙都是应该的。
又不是外人,这么见外干啥?
虽然你们卖了几百两银子,也是拿着命在去拼,以后可别这样了。”
余氏高兴归高兴,但也不想王曼这样大手大脚。
三妯娌中话最少的就属罗氏,她点点头:
“大嫂和三弟妹说的都对,以后可不兴这样了。”
“知道了,知道了。”王曼随口应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