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两百个香皂卖了一千两银子,剩余的二十几块拿来送人,其余的就分了自家用。
说老实话,还真的是香。
当然,之所以卖这么贵,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一是效果好,二也是量足。
比起市面上的澡豆大了一半有余。
镇上的澡豆二两银子一个,同样的在府城就是五两一个。
为啥这样贵,谁叫人家懂得包装呢?
再说府城有钱人多,一攀比起来,这些稀罕东西不就被抬高了。
还有镇上的大多都是些次品,品相好的自然是要拿去卖更高的价。
王曼将银子拿出来,三丫头的眼睛都不会转了。
“小三婶,这是多少啊!”
汪凤吸溜了一下口水问道。
“全是银子,我的眼睛都快被闪瞎了。”
冬花眯了眯眼睛说道。
冬珠拿了一个银元宝狠狠的咬了一口,看着上面属于自己的牙印,流着口水嘿嘿笑了。
“是真的,你们瞧,有牙印。
这里没有牙印的是我掉了的牙,还没长出来,也咬不到。”
汪凤嫌弃到:
“咦,口水都流上面了,一会儿这块就给你,我才不要,脏死了。”
“嘻嘻,归我,都归我,我全部都咬一遍,你们一个也别想要。”
几人说笑了一会儿,王曼就制止道:
“好了,别打趣,咱们现在来分银子。
我是这样想的,当然也得征求你们的意见。”
三人立马变得很严肃:
“小三婶,你说,我们都听你的。”
王曼点头:
“咱们拿八百两出来分,一人二百两。
剩余的,汪青,石头三兄弟,根宝,他们也帮了不少忙,一人分他们十两银子。
模型和竹盒子这些包装都是你们大有叔做的,这个相当重要,直接关系到了我们的卖相。
所以我提议分他五十两,后面还需要他帮忙做这些,到时候再看情况来分。
剩下的一百两,就放着,得拿来买材料。
你们看我这样安排如何?”
三个都是不大的孩子,能有什么意见,都说好,一切听小三婶的。
这会儿满脑子就是这么多银子,一会儿要怎么拿回去?
分好后,汪凤羞答答的问道:
“小三婶,你可不可以送我们回去啊?
这么多银子,我们怕不安全。”
王曼噗嗤一下笑了,点头道:
“可以,有什么不可以的。
不过,在没有离开之前,我还是善意的提醒一下你们。
这些银子都是属于你们的,回去肯定是要上交一部分。
我希望你们还是留些傍身,以后好当作嫁妆。
要知道,家里可不只有你们一个孩子,哥哥弟弟不说啥,难免娶进门的嫂子弟妹不惦记。
人心难测,还是多个心眼吧。”
话她只能说到这里,就看她们如何想。
别看冬花只有十岁,很多事情她都懂。
她娘就相当的偏心,眼里心里就只有她弟弟。
虽然爹爹倒是尽量的一碗水端平,难保以后也这样。
弟弟根宝现在是没受她娘的影响,以后长大了呢?
想到这里,她小心翼翼的问道:
“小三婶,我们回去,拿一百两给爹娘,留一百两,行不?”
王曼赞赏的看了她一眼点头:
“我觉得这样最好。
记得,留下来的银子也得藏好,不能被别人拿走了。”
虽然老汪家的人大多还是比较靠谱,还是有一两个例外。
就好比汪大中的媳妇,冬花她娘,崔惠,就有点小心思。
要不是被汪大中压着,说不定姐妹两可就有苦头吃了。
倒是汪二牛的媳妇,汪凤和汪青的娘,蒋麦田,对三个孩子都一视同仁,不会偏向谁。
要实在说是有偏向,还是要偏向汪凤多点。
因为她本人在娘家就有些不受待见,所以尽可能的对自己孩子好。
汪大牛有两个女儿,一个汪翠已经嫁人生子,一个汪晴十七岁,帮着自己舅娘带孩子,没在家。
他舅舅在外做工,很少回家。
舅娘生完孩子就缠绵病榻,她和表妹帮忙打理家务。
明年就要嫁人了。
所以过年还是要回来的。
可能就是这一两天吧。
明年看她,要是不走,也可以参一股,
当然,嫁出去了,也就没份了。
王曼也不怕她们带到婆家。
朝后面走,香皂早晚是要被人做出来的。
她们也就只是抢占一个先机。
之所以这样说,还不是香皂的价格都说出去了,有多少块,大家也知道,多少银子自然也瞒不过。
送了汪凤她们回来,就听到闹哄哄的,好像有人在吵架。
正在疑惑间,见到长舌男赖子急匆匆过来。
“曼丫,你怎么不去看热闹。
听说王树成闹着要休掉毛氏。”
不等王曼问,赖子已经跑远了。
呵,还真个八卦男,有啥事都爱凑。
按捺不住好奇心,王曼也跟在后面,想看个究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