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长问完后,感觉不对,又补充道:
“我的意思是,你们三个人,修宽了也住不了。
哎,瞧我都说的啥,你们现在是三个人,以后可就不止了,哈哈!”
王曼没在意他的话:
“我想着要修就修好点,免得年年都在整修。”
村长想到她这两天搬石头的事,惊讶问:
“你是想修石头房子?”
王曼点头:
“叔,你说修石头房子可行不?”
村长哈哈笑到:
“行啊,太行了。
不瞒你说,我就打算二年修房子,就修石头房子。”
这下轮到王曼惊讶了:
“你们家不是砖瓦房吗?
干嘛又要修?”
她记得村长家的砖瓦房也没修几年啊?
村长叹了一口气:
“这不是孩子多了吗,一个个也长大了,住不开。”
王曼了然,村长家的人口确实有点多。
在这古代,好多人家孩多者七八个,甚至还有十来个的。
少的也有两三个。
人一多,房子就不够住了。
看来她家的房子还是要多修两间,免得以后人多住不开。
“你是想将那两亩全买下?”
村长又问。
“嗯,全买下。
我是这样想到,那边地势矮,没人会来修房子,也没人来开荒。
到时候我们推到屋子的泥巴正好把它填起来。
即便用不到,做成菜园子也行。
再不济也可以养养鸡。”
村长看向王曼,眼里满是赞赏。
小小年纪,打算得还挺多的。
尤其是胆子也大,上次打熊瞎子就是她的主意。
虽然冒险,但收获也不小。
说是一家人分了好几百多两,修房子是绰绰有余。
汪三遇到这丫头,有福了。
可笑王长安还不知道,愣是将一个小福星推了出去。
看吧,以后有的他后悔。
想到这里,感觉跑的有些远,连忙拉回思绪。
“好,就给十两银子吧。
不是叔狮子大开口,那块地本就是给人做地基的。
虽然没人买,也可以开出来当土地使用。
比起荒地来要贵上许多。”
王曼点头:
“那就麻烦叔跑一趟了。”
说着掏出几个碎银子,正好十两。
想到什么,又拿出一两:
“叔,这一两就给你打酒喝。”
村长惊讶她将银子随身携带,想提醒别弄掉了。
想想又打住,有汪三那个混混在,要是不随身带上,还不得被他偷摸了去。
“打酒喝就不必了,我明天就去县衙办手续。”
村长拿了十两银子就走。
不是他有多么高风亮节,而是可怜王曼。
再说这块地卖出去,他还是有一份银子拿的。
王曼看着村长的背影,想着,既然不要银子,等办好契书,就送点别的东西吧!
回到家,汪三还坐在凳子上气鼓鼓的。
见到王曼,瞪了她一眼,将身子转向一边,以此来表示自己这会很气,很气。
王曼没去管他,都这会时间了,也没了去石山的心情。
思索着又出门了,来到旁边的小林子,来回看了好一会儿,才又回去。
麻六婶见她来来回回的,忍不住问:
“曼丫,你这是干啥?
是不是掉东西了?要不要我帮你找?”
“啊?哦,不是,刚才我跟村长叔说,将旁边的那片地买下了。”
王曼被打断思绪,实话实说。
这下不仅麻六婶,就连还在生闷气的汪三都不解了。
“你买那块地干啥?
地势那么矮,一下大雨就会被水淹。
你没瞧见放那里都好多年了,也没人买。
你要实在是钱多,就给我点呗。”
汪三虽然才被棍棒教育了一顿,还是改不了厚颜无耻的性子。
麻六婶点头:
“是啊曼丫,你可能不知道,那片地就是没啥用的。
种庄稼都不成。
要不会怎么会空在那里?”
“我看你就是钱多,把脑子烧糊涂了。”
汪三没好气的说道。
王曼幽幽的看向汪三:
“我想在哪里修房子,以后那就是我的家。
免得有人时不时就想着将我卖了。
或者这是他的家,让我滚之类的。”
汪三……?
王曼丫这是在添油添醋。
麻六婶一下就哭了:
“曼丫,你不是说你不走,这里就是你都家吗?
你怎么突然又有这样的想法了?
娘可从来没想过赶你走。
要不是你,我都不知道还在不在?”
说到这里又恶狠狠的看向汪三,上去就给他一巴掌:
“是不是你胡说了些啥?
告诉你,咱家可以没有你,不能没有曼丫。
曼丫就是我的亲闺女,你没权力赶她走。
你走,你走,以后这个家没你这个混账玩意。”
麻六婶是真的喜欢王曼。
自从王曼来了后,她的日子是越过越好,眼睛也在慢慢好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