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大厅里,明亮的灯光将每一个角落都照得透亮。新换的叫号系统发出柔和而清晰的语音提示,电子屏上的文字滚动闪烁着,“请 A023 号到 5 号窗口”。这声音在大厅里回荡,仿佛是在为办事群众指引着方向。
大厅里人来人往,人们或焦急地等待叫号,或拿着各种材料匆匆穿梭于各个窗口之间。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头,正站在人群中,他的双手微微颤抖着,紧紧攥着房产证复印件。那复印件已经被他的手捏得有些褶皱,看得出他对这份材料十分珍视。
老头的眉头微微皱起,眼神里透露出一丝迷茫和焦急。他的老花镜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努力地想要看清电子屏上的信息,却怎么也看不清楚。他踮起脚尖,伸长脖子,试图从人群的缝隙中捕捉到自己的号码。
这时,一位志愿者小姑娘注意到了老头的窘迫。她身着一身红色的志愿者马甲,脸上始终挂着甜美的笑容。她就像一只灵动的小鹿,小跑着来到老头身边。
“大爷,您是看不清楚吗?” 小姑娘柔声问道,声音如同春日里的微风,轻柔而温暖。
老头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和感激,“是啊,姑娘,我的老花镜不知道放哪儿去了,看不见上面的字。”
小姑娘没有丝毫犹豫,立刻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一副崭新的老花镜,双手递到老头面前,“大爷,您先用我的吧。”
老头接过老花镜,小心翼翼地戴上。他扶了扶镜框,眼睛微微眯起,仔细地看着电子屏。
过了一会儿,他的脸上露出了释然的笑容,“姑娘,谢谢你啊,我看到了,
郑建国站在旋转门后,手中紧紧握着一罐咖啡。他的神情有些凝重,仿佛还沉浸在那些历经的复杂案件之中。
他微微仰头,将易拉罐送到嘴边,“咕咚咕咚” 地灌下几口咖啡。那苦涩又带着一丝醇香的味道在口中散开,试图驱散他心中的些许疲惫。喝罢,他的手指不自觉地用力,“咔嚓” 一声,易拉罐被捏扁,那脆响在安静的氛围中格外突兀,惊得台阶上原本正悠闲觅食的麻雀 “呼啦啦” 一声振翅高飞,瞬间消失在天际。
郑建国被这突如其来的动静拉回现实,他的目光缓缓抬起,望向玻璃幕墙。在那光滑如镜的幕墙上,清晰地映出他自己的倒影。
他身姿挺拔,警服笔挺,那枚别在胸前的警徽在阳光的照耀下,微微发亮,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他凝视着警徽,思绪不禁飘远。曾经,为了追寻真相,他无数次在黑暗中摸索前行,遭遇过威胁与恐吓,也经历过无数个不眠之夜。但每一次,当他看到这枚警徽,心中的使命感便会油然而生,支撑着他勇往直前。就像那次揪出黑心开发商的案件,从发现蛛丝马迹,到深入调查,再到最终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他一路披荆斩棘。期间,他乔装潜入危险之地,与狡猾的对手斗智斗勇,每一步都走得艰难却坚定。而这枚警徽,始终是他的信念灯塔。
“这警徽,代表着责任,容不得半点马虎。” 他在心底默默对自己说道。
此时,一位年轻的警员从旋转门中走出,看到郑建国,连忙上前敬礼,“郑哥,忙完啦?”
郑建国回过神,微笑着点了点头,拍了拍年轻警员的肩膀,“嗯,刚结束一个案子。你这是去办事?”
年轻警员笑了笑,“是啊,有点文件要送。郑哥,你这案子结束,又能好好休息一阵了吧。”
郑建国抬头看了看天,阳光依旧耀眼,“休息?哪能啊,还有新的任务等着呢。这警徽在身上,就得时刻准备着。” 他说着,轻轻摸了摸胸前的警徽。
年轻警员眼神中满是敬佩,“郑哥,你就是我们的榜样。以后我也得像你一样,守护好这警徽的荣耀。”
郑建国爽朗地笑了起来,笑声在空气中回荡,“好好干,年轻人,这警徽的分量,得用行动去体会。”
说罢,郑建国将捏扁的易拉罐扔进一旁的垃圾桶,整理了一下警服,迈着坚定的步伐,朝着阳光走去。
郑建国轻轻推开档案室的门,“吱呀” 一声,那声音仿佛是时光的叹息。他缓步走到存放调解记录的档案柜前,熟练地打开柜门,从一沓沓泛黄的记录本中,抽出那本记载着三号楼案件的调解记录。
当他翻开记录本时,一张纸悄然滑落,他连忙伸手接住。定睛一看,原来是三号楼居民送来的感谢信。纸张已经微微泛黄,边缘有些卷曲,像是经历了无数的风雨洗礼。
他轻轻摩挲着信纸,手指能清晰地感受到上面钢笔字的凹凸感。那些钢笔字,因被雨水洇开过,笔画变得有些模糊,像是被岁月蒙上了一层薄纱,但依旧能辨认出其中饱含的感激之情。“感谢郑警官为我们伸张正义,让我们能重新拥有安心的家……” 郑建国轻声念着,嘴角不自觉地泛起一抹微笑,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