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廖家的午饭也准备得差不多了。
要搁刚来时,王晓玲肯定不愿意在廖家用餐,恨不得拉着徐锦心扭头就走。
可刚刚,她与赵海平聊得很是投缘。
赵海平跟廖国华一直捧着王晓玲说话,夸得她心花怒放,更是在两口子一唱一和的套话中,把拆迁的事给透露了个七七八八。
此时廖家留两人吃饭,王晓玲首先举双手赞成。
她刚才光跟赵海平同志聊得不错,可聊了半天,还没从人家口里得到任何承诺呢。
半点便宜没占到,这可不是她王晓玲的风格,这种时候,她怎么能轻易离开?
廖永明招呼着两个姑娘过来洗手,还说带徐锦心去后院菜地里看看,可以让她亲自摘几根黄瓜、西红柿尝尝,自家种的,味道不错。
王晓玲也顾不上嫌弃什么脏不脏的了,径直跟着徐锦心就往后院走。
廖永明趁人不注意,直接从柴房里抽了一段绳子,然后直奔后院。
“这就是菜地,你们站边上就行,别走进来,这里泥多,别把你们鞋弄脏了,我给你们摘。”
廖永明利落地摘了四五个西红柿、几根黄瓜,用衣服兜着,向两个姑娘走去。
“你们尝尝这西红柿,个又大又甜,口感沙沙的,好吃着呢。
一会儿走的时候,你们也带点回去。”
俩姑娘正要伸手帮忙拿西红柿,廖永明突然指着两人身后大叫:“小心,有蛇!”
“啊!~~~”
后院里传出两声可以穿透耳膜的尖叫声。
王晓玲更是在得知有蛇的那一瞬间,直接把徐锦心往有蛇的那个方向推了一把,自己也不嫌菜地脏了,直接就往廖永明身后的菜地里窜。
廖永明伸手拉了一把徐锦心,这才堪堪没让她摔倒。
“别怕别怕,是我看错了,不是蛇,是绳子。”
徐锦心的抽泣声戛然而止,探出头去可怜巴巴的地看向刚刚那片地方,刚才真真是差点把她吓得魂飞魄散。
廖永明突然靠近徐锦心,压低了声音,“路遥知马力,这才叫事久见人心。”
徐锦心猛然抬头,迎上廖永明的目光。
此刻,两人的距离极近,双方甚至都能感觉到彼此的呼吸。
徐锦心红着脸不好意思地往后退了一步,与廖永明拉开了些许距离。
廖永明的意思,她已经明白了。
回头看向菜地里的王晓玲,徐锦心为自己之前一切的付出而感到心寒。
“锦心,你没事吧?
刚刚我真不是故意的。”
刚听到有蛇那一瞬间,王晓玲脑中一片空白,这才会下意识地做出那样的举动。
此刻,她已经后悔死了,生怕不能再跟徐锦心交好,无法再从她身上占到便宜。
徐锦心只是摇了摇头,什么都没说,然后跟着廖永明一起往堂屋走。
饭菜已经上桌,一锅炖鸡汤、一盘炒鸡蛋。
除此之外,就是几道农村人家里都有的炒青菜。
对廖家来说,这已经是顶好的待客礼遇了,因为他们也实在拿不出别的可以招待人的东西。
看着两位姑娘的神色,廖家人什么都没有说,也什么都没有问。
众人落座,安安静静地吃着。连王晓玲都突然变得乖巧无比。
其实这顿饭吃的,王晓玲真的是味同嚼蜡,食不知味。
她一直偷偷观察着徐锦心的神色,此刻已完全顾不得再去跟赵海平套关系了。
匆匆吃完午饭,徐锦心就说告辞。
廖母和大嫂王兰花早就准备好了一兜子的西红柿、黄瓜,还有二十个鸡蛋,全部装好,非让徐锦心带着。
徐锦心是真怕了农村女人的推搡神功,生怕一不小心把鸡蛋给弄碎了,只好甜甜笑着把东西照单全收,这才骑着自行车扬长而去。
王晓玲也急忙跨上自行车,追赶徐锦心而去。
廖家人望着两个姑娘骑车的身影远去,这才转身回到堂屋。
“方才我们和那位姓王的姑娘聊了聊,大致了解了镇上建设路的拆迁补偿条件。
普通住宅的补偿方式有两种,一是以房换房,二是换钱。
若选择换房,是按照1:2的比例安排楼房。
也就是说,如果现有房屋面积是40平米,那就可以换得两间40平米的楼房,应该也就是一居室。
或者也可以换一间80平米的楼房,这有可能就是两居室,甚至是三居室。
要是选择换钱,补偿金额则是按房屋市价的两倍来计算。
不过,街边商铺的补偿就复杂些了。
除了上述补偿标准外,还会依据商铺的位置、装修投入、经营时长、经营效益以及生意状况等因素,与商户具体协商。
我还打听到,之所以之前相关拆迁信息不先对外公开,是担心住户和商户临时加盖房屋。
比如扩建一间厨房、柴房,甚至加盖出二层小楼。
不管这些加盖的房屋能不能住人,只要面积增加了,就可能获得更多赔偿。
但我觉得咱们不能这么做,咱不能占国家便宜,要实事求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