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2月农历腊月三十,新年的脚步随着清晨第一缕阳光踏入这片土地。
在宁静质朴的农村,大红灯笼早早地挂在了屋檐下,像是熟透的红柿子,透着喜庆。
家家户户的门上贴着崭新的春联,墨香与年味交织在一起。
孩子们穿着新衣,手里攥着鞭炮,在狭窄的小巷里嬉笑奔跑,清脆的笑声在村子上空回荡。
同一时刻,繁华热闹的城里也是张灯结彩。主干道上挂满了五彩斑斓的彩灯,像一条蜿蜒的光带,将城市装点得如梦如幻。
商场里挤满了购置年货的人们,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商品被抢购一空。
广播里播放着欢快的新年歌曲,售货员们忙碌而热情地招呼着顾客。
在这一片欢乐祥和的氛围里,村头来了一辆小汽车,正是李富贵拉着孔祥耀回来了。
之前和他一起出去的村里人都是提前几天回来的。只有他们俩最后回来的。
因为他要把年前的账款结清,才能回来给他们开工资。孔祥耀没有成家,家里也用不上他帮忙,所以就留下来陪着李富贵。
李富贵开着小汽车来到村口,他说先去送孔祥耀,然后在回家。
孔祥耀说自己走回去就可以,让他先回家吧,毕竟车上有很多钱,都是这次结的工钱,要谨慎一点。
李富贵也没拒绝,先开车回了家。孔祥耀溜达着就往家赶。看着路上的景物,感觉熟悉又陌生。
穆淑云正忙碌着今天的饭菜,周彩云在厨房帮忙剁肉馅。云丫和爷爷在看庆生。孔祥东也在厨房帮忙打下手。
孔祥耀悄无声息的走进院子里,“小黄”看着院子里多出来的人,叫了两声,就摇着尾巴朝着孔祥耀扑了过去。
等扑到了孔祥耀脚下就是一阵狂舔,云丫听见外面的动静就往外看。
看见小舅舅回来了,高兴的跑出去,嘴里还大叫着:“小舅舅,小舅舅,你回来了……”。
厨房里穆淑云听见云丫的叫声,也冲出了厨房,看见又长高了一截的小儿子,欣喜的眼睛都红了。
她急切的喊道:“儿子,你回来了?”
孔祥耀走到母亲身边,看着母亲因为操心,而多了几条皱纹的脸,满眼的心疼。
他喊道:“娘,我回来了。”声音沙哑而又颤抖,听得出他很激动很开心。
穆淑云赶紧拉着他去堂屋里坐下休息。自己也坐在了他的身边,和他说话聊天。
孔通明在堂屋里抱着小孙子,也来到小儿子身边,听着他讲述在外面发生的事情。
说了一会儿话,孔祥耀就抱过来小侄子,逗着他玩。小庆生并不排斥他,很自来熟的被小叔叔逗的咯咯咯的笑。
穆淑云又回到厨房开始炒菜。孔祥东在中午的时候,就已经把祖宗牌位都请了回来。并且摆在了,堂屋桌子上的正中央。
现在周彩云和孔祥东坐在客厅的马扎上,围着吃饭的桌子包水饺。
孔祥耀也加入进来帮忙包水饺,云丫跑去出发烧火了。只有孔通明还有空闲,所以看孩子就落到了他身上。
穆淑云把所有菜都炒好了,水饺也已经包完了。刷干净大锅,倒满水开始烧水准备煮水饺。
孔祥东和周彩云一起,把所有的菜,端进客厅吃饭的桌子上。
孔祥耀去院子里点了香,从堂屋祖宗牌位前的香炉开始插香。
然后就是东间的东墙角的上供桌子上的香炉里。东墙角上面是一个“保家仙”的牌位。
客厅门口两边各一根,厨房和东厢房门口两边各一根,鸡圈和猪圈还有井边都是一根。最后就是大门口,两边各一根。
做完这些,还有剩下的全部插进院子里堂屋东边的香台上。这是一个用砖头垒起来的空心高台。
上面是平整的水泥面板,像桌子一样干净。上面放着一个大香炉,里面正燃烧着香火。旁边还有很多贡品。
农村的人们家中院子里,都有这样的香台。说是祭拜老天爷的台子。
没一会儿厨房就传来穆淑云的喊声:“水饺熟了,赶紧过来端盘子。”
几个人呼呼啦啦的走去了厨房。穆淑云又交代俩儿子端着水饺先去上供。
香台放一盘,客厅祖宗牌位前放一盘,东间屋子“保家仙”桌子前放了一盘。
剩下的就可以放在吃饭的桌子上了。所有饭菜准备好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开始吃饭。
孔祥耀还跑到院子里放了一挂鞭炮,等鞭炮燃尽了才回来吃饭。
孔通明高兴喝了两杯白酒,孔祥东也陪着喝了两杯。孔祥耀觉得自己没有成亲还是小孩子,就没有喝酒。
孔祥东打趣道:“祥耀啊,二哥在你这么大的时候,都学会喝酒了,你现在不学习起来,以后就学不会了,男人不会喝酒,会被笑话的。”
周彩云不同意他的说法反驳道:“三弟,你可别听你二哥瞎说,不会喝酒怎么会被人笑话呢?这都是爱喝酒人的借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