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太女殿下

作品:公主她受命于天|作者:隽隽|分类:古言|更新:2025-04-03 13:30:09|字数:4138字

“李孝君,宣旨!”

李孝君:???

不是!

宣什么旨?什么宣旨?哪里来的旨?

他怎么不知道!

早知道就先预演一下,猝不及防来这一出,他很不好接的好吧?

他十分无奈。

但是想到现在流水一般的赏赐和满满当当的小金库,他恨不得当即给自己一巴掌。

死脑筋,快想啊!

他跟着皇上过了那么多年紧巴巴的日子,如今好不容易富起来了,可不能功亏一篑。

幸好,他在御前行走的多年,早就锻炼出超绝的反应力。

思索那么多不过一霎,他吞了口口水,回过神后立即上前一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太子德贤兼济,勤而爱民,乃俭乃朴,修文修武……”

李孝君的语速放得极慢,绞尽脑汁地思索要如何说下去。

完蛋,把太子夸太狠,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合理又平和地拐到废去太子之位上。

但是他也不能往太子身上泼脏水啊,人家亲爹可还在这儿呢。

那么问题来了,怎样自然地写一道废除无大过太子的圣旨?

他合理怀疑皇帝是因为太过为难,所以才把事情甩给他。

【李公公很为难啊,其实这件事再简单不过,刚刚大家说过的话一条条复述一遍出来就行了,毕竟他只是个传旨的,哪怕出了问题也甩不到他头上】

李孝君:恍然大悟了哈!

他重新抖擞精神。

“然,太子自以仁弱,无堪大任,经由朝议,黜太子之位,罢其职……”

好不容易编完,李孝君长松一口气。

但是皇帝没打算放过他,憋着笑意,轻飘飘搁下俩字:“继续。”

李孝君:继续继续,哑了还是傻了?圣旨怎么写不是你的事儿吗?

他看出来了,皇上啊,就是看他热闹呢。

在心里苦哈哈地骂了几句,他还得无奈继续。

跟着皇帝这么多年,他如何不清楚他的心思?

继续什么?

当然是继续“念”下一张圣旨。

他轻轻清了清嗓子:“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有元嘉长公主,览照幽微,才不世出,仁以怀远,徳以昭广,禀聪敏之绝性,体明达之殊风,独理朝政,怀近服远,体内察外,广兴水治,激扬武威,体恤民意,抚慰地方,疏应地灾,使武夫怀恩,文士归德,天下归心。今,封为太女,所司具仪,择吉册命。敬告先祖,布告天下,咸使闻之。”

李孝君宣告完圣旨的这一刻,九龙鼎内升起一股轻烟,一声巨响响起,碑后亮起一阵绚丽的光芒。

恰逢旭日高升,光芒落在碑上,似是给上头的字镀上一层金光。

这场景如此盛大辉煌,以至于让所有人都有些恍惚。

李孝君:!!!

他腰不酸了,腿不疼了,嘴角抑制不住地轻扬。

公主果然是天命所归!

他也是出息了哈。

赐封公主的圣旨,他编……

哦不对,他写的!

而下头的文武百官再也顾不得思考现在的场合。

他们看到了什么?

神仙显灵啊!

果然啊!公主就是小神仙!

一定是大雍的子民用性命献祭,感动了上天,上天才派公主来拯救大雍!

他们爆发出一阵欢呼,旁边值守的护卫也忍不住跟着惊叹,再也不复刚刚严肃的模样。

郑珣嘴角微抽。

【其实真不必这么激动,这一切不是巧合,而是特意安排】

皇帝轻咳一声,打断她的思绪:好了,不准说了。

他低声道:“你看,他们此刻肯定对大雍子民越发感激,这里大多是知恩图报的好人,他们记在心里,定然会对百姓越发上心,这对大雍、对百姓,都是好事。”

而且,他觉得也不完全是自己的功劳,今日的天气也很给面子。

他又没找人算过,所以,这一切是一个正当好的巧合。

郑珣颔首。

【行吧,你有道理你说了算】

郑珣不是没再思考此事,而是没再泄露心声。

她实在是忍不住想吐槽,因为这事儿压根不是什么神迹,而是人为。

而幕后安排之人就是皇帝。

虽然很感念他的良苦用心,但是一想到他弄出的动静是因为在皇室祖宗的碑后头放了炮……

总感觉有种不孝子孙炸祖坟的既视感。

……

事情解决,所有人如常地走完后头的环节。

从今日开始,郑珣的身份更上一层楼。

礼部尚书咂吧着嘴,琢磨着太女殿下的册封仪式,他得用十二分的心才行。

遵循旧制虽然不容易出错,但是搞得有新意一点才能彰显他的用心。

估摸着所有人都要在太女殿下面前铆足劲表现,他也不能输啊!

回到明珠阁,为郑珣卸下一身行头后,之春喜气洋洋地道:“恭贺太女殿下。”

“正式的册封仪式尚未开始,低调点。”

“是,奴婢会约束好下头的人。”

“你办事,我放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公主她受命于天》,方便以后阅读公主她受命于天第311章 太女殿下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公主她受命于天第311章 太女殿下并对公主她受命于天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