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火箭炮洗地之威

作品:抗日:从战术穿插到火力覆盖|作者:时空旅行者的蓝白情怀|分类:都市|更新:2025-03-18 16:35:48|字数:5228字

N年后,刘家洼二次设伏战斗的幸存者,已处于弥留之际的饭田次郎接受了东瀛省电视台的采访,揭开了那段不堪回首的经历……

“我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猛烈的炮火,足以毁天灭地,勇士们在它面前渺小的犹如人世间一粒尘埃。

更不敢想象这样强大的力量来自华夏爸爸,那个时候他们是真正的弱鸡,别说是重炮群,就是迫击炮都很少见。”

“当炮弹群落下的时候,我看到无数勇士被爆炸撕碎,残肢断臂漫天飞舞……”

“我当时被炸懵了,还以为是天神发怒要征罚帝国,从那一刻开始我不再相信皇室是神授的,因为他们根本得不到神的庇护;

所有人都被天照抛弃了,不再受到保护……”

饭田的思维再次回到了战场,他的眼中布满了恐惧和绝望。

“轰轰轰……”

又是27枚火箭弹落下,再次带走了几十个鬼子的灵魂,屎黄色的尸体铺了一地;

这已经是第七轮,八路军的炮火洗地似乎还没有停止的打算,但鬼子已经扛不住了;

那些侥幸活下来的鬼子被炸得失魂落魄,四处逃命,饭田次郎也混在其中。

“天照大婶,救救你的子民吧!”

“轰轰轰……”

八路军的炮火覆盖依然是一轮接着一轮,场面犹如杀年猪般血腥;

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饭田次郎亡命向西逃跑,谁敢挡道,他就会毫不犹豫的挺起步枪刺过去;

死道友下不死贫道,每个鬼子都想活下去,不惜向同伴递刀子,只为抢到生的希望。

“八嘎呀路,皇军的脸都被你们丢尽了,都去死!”

饭田亲眼目睹了盛怒状态下的八木大佐杀溃兵,那把散发出寒光的太刀绝对是祖传的,锋利异常;

刀锋所及,身首异处,血溅五步,吓得饭田绕道而过,逃出了生天。

“八木是禽兽,受武士道毒害极深,妄图对抗天朝上国,这才引来了天罚……”

自从东倭国变成东瀛省之后,饭田的目光变得清澈,称呼华夏都是天朝上国;

之前高高在上的八木大佐成了他嘴里的禽兽,就是华夏军队登岛也成了解放东倭人民……

画面再次切换到刘家洼战场,炮火准备终于结束,只是八木联队残存的鬼子已经放了羊;

就像非洲草原上见到雄狮的角马群,尽管他们的数量还很庞大,但已经毫无斗志,亡命的向阳城方向奔逃,相互挤压……

八木大佐羞愧的当场就要切腹谢罪,但被田中少佐拉住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联队长阁下,保命要紧,下次再战。”

“八嘎呀路,只有战死的皇军大佐,岂能偷生?”

嘹亮的军号声响起,喊杀声响彻云霄,数以千计的八路军从山岭的沟壑中冲出,排山倒海般冲向鬼子,杀气滔天……

田中见联队长的眼中已经布满了恐惧,全身上下就嘴是硬的,估计腿早就软了;

于是大手一挥,两个鬼子一左一右架起八木就跑。

八木大佐依然在挣扎,但力度越来越小,他是被逼的!

战斗从一开始就失去了悬念,沈振华意兴阑珊的放下了望远镜,他还是太低估了火箭弹群洗地的威力;

千把个鬼子而已,三百发火箭弹的确有些败家。

他本来还想看看热闹,结果看到了角马群逃命,瞬间就失去了兴趣。

打完收工!

伏兵距离鬼子仅有300多米,独立营的同志们气势如虹般杀进鬼子群中,犹如摧枯拉朽一般轻松;

个别鬼子军官还妄想控制局面,纠集力量反击,都没等八路军出手,就被溃兵冲散了。

一个鬼子军官挥刀劈死了两个溃兵,结果被其他溃兵手中的刺刀给捅成了马蜂窝。

溃兵如洪水猛兽,谁挡谁死,除非有足够的火力杀死他们,否则只能让道或者同流合污。

鬼子大尉死不瞑目,他竟然死在了自己勇士的刺刀下,到哪说理去?

一直看热闹的民兵也兴奋的冲了下来,每个人的脸上都是红彤彤的,他们没有想到凶神恶煞的鬼子被八路军杀得屁滚尿流;

鬼子果然不是什么三头六臂,刀枪不入,在八路军面前就是待宰的羔羊,他们也要加入!

主力在前面追杀,300民兵冲下山后就开始捡现成的;

这是八路同志交给他们的任务,给躺在地上的鬼子全部补上几刀,然后把鬼子剥成光猪。

过惯了苦日子的民兵见啥都是好东西,什么鸡脖子、歪把子,甜瓜手雷、王八盒子,统统收起来,并分门别类摆放;

散落的子弹也被收起,颗粒归仓。

鬼子身上的钢盔、棉大衣、毛皮鞋、挎包水壶、牛皮子弹盒,这些都是民兵稀罕的好东西;

全部扒下来,一样不剩,最后剥的只剩下一条兜裆布,虽然这玩意也是上等的布料,但终究有些恶心。

况且华夏是礼仪之邦,总要给鬼子留下最后一点尊严,让他们的小牙签不至于暴露在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抗日:从战术穿插到火力覆盖》,方便以后阅读抗日:从战术穿插到火力覆盖第233章 火箭炮洗地之威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抗日:从战术穿插到火力覆盖第233章 火箭炮洗地之威并对抗日:从战术穿插到火力覆盖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