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龙寨,鬼子的进攻再次被击退,福田的脸色阴沉的能滴下水来;
游击队的韧性超出了他的想象,他现在甚至怀疑防守飞龙寨的是八路军总部主力。
这个还不是让他最烦心,真正令福田恼火的是援军马上赶到;
福田少佐在接到联队部的电文后脸就黑成了炭,随后就发起了一次中队规模的进攻,还是被守军顶了回来。
冷眼旁观的高桥大尉洞悉了福田少佐内心的苦闷,劝说他道:
“大队长阁下,华夏有句古语,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军工厂是八路军的根基,飞龙寨的防御远比我们想象的强大;
就算加上五百援军也不一定攻得下,让田中阁下来统一指挥未尝不是一个好事。”
福田少佐的脸色这才好看了一些,他似乎从高桥的话语中品出了些别样的味道,点了点头道:
“哟西,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有趣!
高桥君似乎对田中君攻下飞龙寨信心不足?
都是自己人,但说无妨!”
高桥受到鼓励后继续说道:
“我不是对田中君信心不足,而是从人性的角度去考虑;
飞龙寨易守难攻,兵力、弹药都很充足,守军肯定会死守不退,就算再多500人也改变不了战局。
飞龙寨对皇军来说,既是机遇,也是考验;
攻下来功劳大大的,要是受挫后损兵折将,也需要人来承担责任。”
“田中君是军刀组成员,在军中人脉广泛,由他当承担战败的责任总好过由阁下来。”
高桥的话点到为止,剩下的就要靠福田自己去品了;
飞龙寨既是机遇,也是风险,利害关系他已经分析清楚,如何抉择就看福田自己的。
福田陷入了沉思,脸上的表情在反复的转变,很快他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意味深长的说道:
“我们还是要相信田中君,联队长阁下赋予了他战场指挥权,福田大队将不打折扣的执行。”
“通知各部暂停进攻,休整片刻,等待援军赶到。”
高桥嘿的一声领命而去,福田少佐的神色恢复正常,嘴上嘀咕了一句:
“田中君,你应该不会让天皇陛下失望!”
鬼子暂停了进攻,许明远和乐涛也在分析原因,许明远说了一大堆,乐涛一针见血的说道:
“没有那么多阴谋,鬼子就是打不动了!
福田大队最多还剩下六七百人,步兵炮小队也被老林摧毁,他们的攻势一波不如一波;
除非鬼子再派来援军,否则鬼子就得消停了!”
许明远想想的确是这个理,就接过话说道: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就要防备鬼子开溜,得示之以弱给他们一些信心,提醒三区队的同志别打得太狠。”
“老许,你还是对军工厂的金字招牌信心不足,鬼子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福田大队打不下来,他们肯定会求援,这也是老沈的目的。”
“不怕鬼子求援,就怕他们认怂!
反常既妖,如果我没猜错,鬼子的援军应该快到了。”
许明远相信乐涛的判断,接过话说道:
“那我们要提前做好准备,得顶住鬼子援军的三板斧才行。”
乐涛想了一下后说道:
“三区队已经连续激战数日,同志们都很疲惫,是时候将他们换下来了;
趁着鬼子进攻间隙,用四区队将三区队替下来,提前熟悉一下地形和工事。
另外,让民兵同志分批次参战,适应实战。
通知二区队也做好参战的准备!”
乐涛虽然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军校培训,但他对战场的嗅觉却是与生俱来的,从鄂豫皖到晋东南,能活下来的都不是善茬;
这一年跟着沈振华学了不少战术,长期在飞龙寨独挡一面,已经锤炼出来了。
他仅仅凭借鬼子的一些异动就大体猜到了鬼子的意图,并且做出了针对性调整,料敌于先,避免了鬼子增兵后的被动。
徐建林和四区队的同志早就憋得嗷嗷叫,在这之前他们向三区队增援了两个班,这两个班也归建,只是伤亡了5人;
配属他们作战的还有1个民兵排(4个步兵班,54人)、两挺重机枪和3门迫击炮,总兵力约300人。
徐建林和三区队交接完后就接管了阵地,三门迫击炮还是部署在山顶制高点作为机动火力使用;
两挺九二重机枪摆在两翼,形成交叉火力。
一线阵地放两个小队,配属两门飞雷炮;
二线阵地是民兵排和几个轻机枪组、掷弹筒组,区队部和第三小队作为预备队。
游击队每个区队的编制是200人,下辖三个小队、一个侦察班、一个炮班和区队部;
每个小队辖3个步兵班、1个掷弹筒班,54人,与鬼子一个小队人数相当。
每个小队有9个步兵班和3掷弹筒班,装备9挺轻机枪和6至9具掷弹筒,徐建林将这些重武器分成了两部分;
一线阵地部署4挺轻机枪和3具掷弹筒,剩下的全部放在二线阵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