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了电话。
沈在心有一种知己还是我前妻的感觉。
也许是相处得更久,现在两个人更默契、更能相互理解。
说实话,家里人都走了,他的时间和精力也都腾出来了,实验室那边可以连续泡着。
要说研究工作,目前主要做的也不是什么高深的工作,别看论文写得花里胡哨,看似很复杂,其实就是功夫不负有心人。
他借鉴于中医的思路,通过摸索,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取得了一些进展。
年前,沈在心已经通过观察,肯定神经退行性疾病本身不完全是神经元和髓鞘自身衰老带来的。
神经细胞可以说是人体内较为长寿或者说最长寿的细胞,自身死亡,都是其它原因促成的,比如氧化应激,比如兴奋毒素……
那么患了老年痴呆的病人通常都是血氧能力不足,氧化和抗氧化作用在身体内打架,或者机体、器官能力下降,谷氨酸等物质代谢不出去。
看起来不是啥成果对吧?
别人也有结论。
但你能在临床上能贯通,运用起来就不一样了,你治疗老年痴呆,单纯通过改善脑功能的药物来帮助患者,就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一停药物就又不行了,所以沈耐心考虑再三,用最笨的办法,通过扶正和改善血液循环来辅助改善脑功能的药物,以君臣佐使的思路一起治疗,持续通过对神经体系的观察进行验证。
由于医院提供有现成的患者,不乏案例,可以定期检查,记录数据,最终通过甄别,有一种方案治疗效果非常棒。
这还不是主要的。
关键是这一次的方案是把西药当成中医处方中的一味药,沿用君臣佐使的思路展开的。
这种思想是开创性的,就比如你去看病,看中医,开中药,看西医,开西药,两者通常不混用。
而实际上呢,建国初期,当时限于技术手段,在行医指导上有一种治法,流行很多年,比如医生给你开药,阿司匹林,土霉素,强的松,配合着吃,如果判断是病毒型感冒,还会加吗啉胍片。
想必那个年代的医生都知道。
他们开药就又有一个说法,叫配药。
再看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治疗方案,是四味药,从保护黏膜,降酸,到两种抗生素组合,也能体现这种思想。
但你再往前一步,去琢磨用中医诠释西药,用西医诠释中药,是不是另一种角度上的高屋建瓴?
触类旁通,沈在心还准备从这种方法开发新的肝炎药物,通过对爸爸的一个治疗肝炎的方子进行改良,让中西药成份一起作用,用来刺激T细胞应答,解决乙肝药物靶点单一,修复免疫损伤等问题。
反正他的实验室没有外部资本介入,也没有什么硬性指标和任务,申报的项目也都是感兴趣的项目,按部就班,科学安排就行了,不强调出成果,悠着劲儿,更像是兴趣小组。
保持小开销,小花费,没有外部资金,就能这么随心所欲。
大不了?
大不了就是什么都没研究出来呗。
所以泡在里头,也没什么压力,不会说资方又打电话了,也不会说,实验室太烧钱,马上资金断了……
但他还是没过两天好日子。
该来的还是来了。
最先找自己的还不是查区医院的工作组,而是大铃铛那边的。
沈在心被请去问话,还有人给他泡了一杯水。
大铃铛徐幼芝为了挣钱干了一件什么事儿?
就是她跟自家领导勾结,在各家医院强行摊派院感消杀设备。
沈在心手里有材料,对她的手段,供货价格,都有一些了解。
别人本来是找姜惟询问的,既然沈在心出来架梁子,那就问他了:“徐幼芝与你处合作,是你打通了她这个环节,还是她利用你们供应产品,达到自己盈利的目的?沈先生你想清楚再回答,徐幼芝现在也在交代问题,如果她先交代了问题,恐怕对您就不利了,主动性和被动性对犯错性质非常重要。”
沈在心看看对面戴着眼镜的年轻女工作人员。
他轻声说:“我觉得两种可能性都不排除,作为一家公司,我肯定是想着把产品卖出去,所以这是我这边的动机,她那边什么动机我不清楚,但咱们该怎么说怎么说,我就是想把产品卖出去,而且我们最终到手的钱只盈利28%,我个人认为在医疗设备上,我们这个盈利属于合理范围,无所谓谁主动谁被动,你们不了解我们民营企业,吃饭靠自己,生意差了没人兜底……”
长篇大论一大堆。
女工作人员看了同事一眼,又问:“我问的是,到底是你这边主动,还是徐幼芝那边主动?这样吧,你就回答谁主动就行了。”
沈在心笑着说:“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你了解不?我现在的企业做的也不小,实际上,面对你们的问题,我可以派个中层主管来,我是充分重视,坚决杜绝的态度过来,接受你们询问的。主观上,我们不能否认我们有卖出产品的愿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