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小郎君的心思

作品:大唐锦鲤小郎君|作者:山的那边|分类:历史|更新:2025-03-15 03:52:21|字数:4400字

张川柏坦荡荡发出邀请:“若有机会,我想请公主一起,顺着河流一直往下游走,看河灯最终去了哪里。”

“嗯。”晋阳轻轻应了一声,温柔地说:“将来再说吧。”

将来是哪一日?

因为不知道,就可以一直抱着期待。

张川柏忽然就觉得很高兴,像第一次吃到糖一样。

什么时候回到家的,他都不是很清楚。

一回过神,就见家人全都迷之微笑地看着他。

“怎么了?”张川柏不明所以。

吴秀乐呵呵:“我们小三郎长大了。明年或者后年,你阿耶回来,就能给你办婚事了。”

张川柏眨眨眼睛:“阿娘想阿耶了吧?一般来说,南洋番国的船,每年六七月顺季风抵达广州。林邑离得近,若是顺利,最快明年能回。但若是不顺利,就很难说了。”

林邑以水稻为主食,想要寻找稻种应该不难。

但是……

“我不久前打听到,贞观十九年,林邑发生内乱,一年间死了几任国王,最后大臣立前任国王的女儿‘黎女’为王。林邑女王如同傀儡,不知其国局势如何。”

这些事,张川柏没有提前梦见。

若是早知道,他会替阿耶去林邑。

“之前王玄策在中天竺,就是碰上动乱,我担心阿耶遇上同样的事。”

耶耶宝张川柏忧心忡忡。

反而是吴秀更淡定:“出门之前,就想过会遇到种种情况。若真的遇到那样的事,你阿耶也不是不能打!”

林邑就在安南南边。

现在安南是大唐的一部分,可以持符节搬救兵。

若真的有事,可以效仿王玄策……把林邑灭了!

“阿娘?”张家兄弟看着霸气的母亲。

“阿娘在呢!”吴秀神色缓和,柔声安慰。

丈夫不在家,她要照顾好孩子们。

即使都是大孩子。

张川柏放下心,又想起那些璀璨的河灯,叽叽呱呱地问:“你们说,河灯最后都去了哪里啊?”

“我小的时候也有这个疑问。”吴秀一边吩咐人煮汤饼,一边回忆:“有一年,我跟你阿耶一起出了城,追着河灯走。跟着跟着,灯灭了一个,又灭一个,真的像被什么带进另一个世界了……”

大概,是去了黄泉、过了奈何桥。

“阿耶和阿娘去?为什么不带着我?”张川柏不满。

吴秀噗嗤笑道:“那时候还没有你呢!是我小的时候啊!”

“对哦……阿娘小时候就认识阿耶。”张川柏恍然。

阿娘和阿耶真好啊!

有那么多美好的回忆。

张远志偷偷看向甄玉,小声说:“有一年,我说带你去追灯,你说怕黑。十五的月亮那么明亮,你怕什么?”

甄玉说:“月亮再亮,也是七月十五!”

想一想,河里托着灯的,都是一个个灵魂!

她哪里敢追啊!

张远志这才发现,爱好玩毒的阿玉,竟然也有胆小的时候。

……

第二天,各大寺庙依旧有俗讲。

确切来说,因为十五日活动多,十六日才是俗讲的正日子。

吴秀兴致勃勃:“不知道今日玄奘法师登不登台,我要去听。”

“阿娘去吧!我不能去了。”张川柏很遗憾。

因为,中元节只有一日的假期。

他又得去做打工人了。

吃着朝食,他忽然心里一动,昨日的那几样糕点?有没有可能……

“阿兄,你会做松黄饼、黄精果、栝篓糕?”

张远志笑道:“理论上会。”

“什么意思?”

“我知道配方,但是没有做过。这几样是药膳,有补益的功效。像你这样强壮的,不适宜长期吃。”

“我不是自己吃。”

“嗯?”张远志挑眉问。

张川柏垂眸:“我想着,我们家学着做。说不定,将来有客人来了,正好喜欢吃这些糕点呢?”

他们兄弟俩似乎在打哑迷。

吴秀看看大郎,又看看三郎,眼珠一转:“大郎把配方给我,我试着琢磨,不就是糕饼吗?没什么难的。”

“好。”张远志答应。

“谢谢阿娘!阿娘最好!”张川柏拍马屁。

“你啊!小狸奴!”吴秀好笑。

就当是小狸奴嘴馋新的糕点吧!

……

贞观二十二年秋。

朝廷任命黄门侍郎褚遂良为中书令。

一时之间,褚遂良家车水马龙、门庭若市。

褚遂良的府邸,就在务本坊旁边的平康坊,再往东就是东市。

长安城最热闹的地方,一等一的繁华之地。

旬休日,张川柏和李善、卢照邻一起登门送贺礼,马车只能停在远远的路口。

卢照邻小声开玩笑:“大白天的,那么多人往平康挤,不知道的,还以为都是来看花楼小娘子的。”

“胡说!”李善低声斥责一句。

照邻有时候口无遮拦,得罪人都不知道。

大师兄操碎了心。

张川柏打圆场:“就我们几个,随从都是聋子哑巴,别说二师兄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唐锦鲤小郎君》,方便以后阅读大唐锦鲤小郎君第358章 小郎君的心思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唐锦鲤小郎君第358章 小郎君的心思并对大唐锦鲤小郎君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