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延河邂逅

作品:申曲涅盘演变到沪剧的艰难历程|作者:半楼书屋|分类:现言|更新:2025-05-05 21:09:23|字数:2956字

1937年初春,钱彦接到调令,前往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临行前,叔叔王战华特意来送他。

王战华帮侄子整理行装,眼中满是期许,

"你脑子活,底子好,一定要珍惜。"

钱彦郑重地点头:

"叔叔放心,我一定不会辜负组织的期望。"

从中央苏区到延安,千里迢迢。

钱彦跟随护送队伍,穿越重重封锁线,历时两个多月才抵达心中圣地——延安。

宝塔山下,延河之滨,这座西北小城此刻正焕发着勃勃生机。

街上随处可见穿着灰布军装的干部学员,墙上刷着"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大字标语。

虽然条件艰苦,但人人脸上都洋溢着昂扬向上的精神。

"你们是抗日的火种,将来要撒向全国各地!

抗大的教育方针是: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钱彦全神贯注地记着笔记,生怕漏掉一个字。

就在这时,他注意到前排一个短发女学员也在奋笔疾书,偶尔抬头时,侧脸线条柔和而坚毅,明亮的眼睛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那位女同志是谁?"

课后,钱彦悄悄问同桌。

"哦,她叫文绰,是从北平来的大学生,一二·九运动的积极分子,听说还坐过国民党的牢呢!"

钱彦不由肃然起敬。

在他眼中,这些从白区来的知识分子都是了不起的英雄。

第二天军事训练课上,教官突然宣布进行男女混合编队演练。

巧合的是,钱彦和文绰被分到了一组。

"钱彦同志,请多指教。"

文绰大方地伸出手,声音清脆悦耳。

钱彦一时紧张,竟忘了握手,直接敬了个军礼:

"报、报告文同志,我是钱彦,原中央苏区特务连..."

文绰"噗嗤"一笑:

"别紧张,我又不是首长。"

演练内容是野外定向与情报传递。 钱彦发挥侦察兵特长,很快在黄土沟壑间找到了所有标记点;

而文绰则用她学过的化学知识,巧妙地用碘酒显影出密写的情报内容。

两人配合默契,第一个完成任务。

"没想到你一个唱戏的,军事技能这么棒!"文绰由衷赞叹。

钱彦挠挠头:

"你也厉害,那些化学玩意儿我看都看不懂。"

夕阳西下,两人沿着延河散步回校。

文绰讲述着北平学生运动的故事,钱彦则分享苏区反围剿的战斗经历。

不知不觉间,两颗年轻的心越靠越近。

抗大的学习紧张而充实。

白天上军事课、政治课,晚上在窑洞里点着油灯自习。

钱彦文化底子薄,学理论特别吃力。

文绰知道后,主动提出帮他补习。

"《论持久战》这段话的意思是..."

文绰耐心讲解着,发丝间淡淡的肥皂香气飘入钱彦鼻尖。

钱彦发现自己越来越期待这些补习时光。

有一次,文绰因参加宣传队演出,连着三天没来图书馆,钱彦竟魂不守舍,训练时差点走神被教官批评。

1938年元旦,抗大举办联欢晚会。

钱彦被推上台表演戏曲选段。他本想推辞,但看到台下文绰期待的眼神,便鼓起勇气清唱了一段《定军山》。

"好!"掌声雷动,文绰笑得最灿烂。

下台后,文绰递来一杯热水:

"没想到你唱得这么好!什么时候也教教我?"

"随时都可以!"

钱彦脱口而出,随即又红了脸。

转眼到了1939年夏天,抗大学习即将结束。

一个星光灿烂的夜晚,钱彦终于鼓起勇气,约文绰到延河边散步。

"文绰同志,我...我有话想对你说。"

钱彦心跳如鼓,手心全是汗。

文绰似乎预感到了什么,低头摆弄着衣角:

"嗯,你说。"

"我...我们认识两年多了,你是我见过最优秀的女同志。

我想...等抗战胜利后..."

钱彦结结巴巴,准备好的词全忘了。

文绰突然抬头,眼中闪着泪光:

"傻瓜,现在是什么时候,说这些做什么?"

钱彦顿时慌了:"对不起,我不该..."

"我是说,"

文绰打断他,"

现在国难当头,我们随时可能上前线。

如果...如果我们都能活到胜利那天,再说不迟。"

月光下,两人四目相对,一切尽在不言中。

钱彦轻轻握住文绰的手:

"那说定了,等胜利那天..."

"嗯,说定了。"文绰的声音轻得像一阵风。

喜欢申曲涅盘演变到沪剧的艰难历程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申曲涅盘演变到沪剧的艰难历程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申曲涅盘演变到沪剧的艰难历程》,方便以后阅读申曲涅盘演变到沪剧的艰难历程第293章 延河邂逅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申曲涅盘演变到沪剧的艰难历程第293章 延河邂逅并对申曲涅盘演变到沪剧的艰难历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