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午9时起,各界参加代表即陆续进入会场,计有250余人参加。
9时55分,中方受降代表暨参加人员入席。
着军服的受降主官陈仪入席站于长桌后方正中;
全体肃立奏乐。
9时57分,派陈汉平少将引导日方投降代表安藤利吉等一行缓步入场,向受降主官敬礼,依命就座。
台湾光复仪:
10时鸣炮,典礼开始。陈仪即席宣布受降书:
“台湾日军业于中华民国三十四年九月九日在南京投降,本官奉中国陆军总司令何转奉中国战区最高统帅蒋之命令,为台湾受降主官。
兹以第一号命令交与日本台湾总督兼第十方面军司令官安藤利口将军受 领。
希即遵照办理。”
宣布完毕,事项命令及受领证交参谋长柯远芬转交安藤利吉。
安藤利吉在受领证上签署后,日方代表谏山春树向受降主官呈递降书。
经审阅无误后,日方代表退席。
投降签字典礼完毕,陈仪即席广播,正式宣布:
“从今天起,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及澎湖列岛正式重入中国版图,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于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权之下。
这种具有历史意义的事实,本人特报告给中国全体同胞及世界知。……”
日本侵占中国台湾省五十年的历史到此结束。
大陆发行纪念台湾光复回归纪念币,
大陆发行的纪念台湾光复回归祖国纪念币。
台湾在黑暗中等了50年才等到天亮
庆祝光复大会:
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典礼于10月25日上午举行后,下午台湾各界 又于同一地点举行庆祝光复大会。
大会由耆宿林献堂任主席,陈仪、台湾省党部主任委员李翼中、盟军联络司令官赖德理上校及党政军首长要员均莅场参加。
大会行礼如仪后,林献堂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下致辞,次由陈仪、李翼中、台胞代表相继致辞。
全场意气激昂,欢声雷动。
大会进行至下午4时30分散会,与会人员满怀兴奋地走出会场。
是日,总计有40余万名台湾民众参加庆祝此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日子。
当晚,家家户户通宵欢宴,焚香祭祖,告慰先灵。
少数民族群众也同样歌舞集会,狂欢庆祝三昼夜。
台湾同胞恢复中国国籍:
1946年1月12日,中国国民政府行政院发布01297号政令,宣布:
自1945年10月 25日起,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在内的所有因日本占领而失去中国国籍的台湾人民,一律恢复其中国公民的身份。
至此,台湾同胞在事实上和法律上都恢复了中国国籍,600万游子重新回到祖国 母亲的怀抱。
“台湾光复是抗战胜利的重要成果,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前赴后继、浴血奋战铸就的伟大胜利。
台湾光复的历史无可辩驳地证明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两岸同胞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1945年10月25日台湾光复日,也成为中国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标志。
台湾雾峰林家后人林光辉:
“光复后,台湾人终于不用再当日本殖民统治下的二等公民,我们终于回到祖国。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在收复台湾过程中的立场和举措,尽管存在应当依靠什么力量收复台湾的问题,但从总体上看,是较为积极的。
1946年10月25日蒋先生在《台湾光复一周年纪念会训词》中说:
“我们国父倡导国民革命,即以光复台湾为革命的主要目的之一。
国父在台湾失陷的一年,就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
当时发布宣言,就提出‘恢复台湾巩固中华’。
北京紫禁城太和殿?:1945年10月10日,在北京紫禁城太和殿前举行了日本战败受降仪式,约有20万民众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1945年10月10日,北京紫禁城太和殿前,秋风萧瑟,却吹不散空气中弥漫的庄重与喜悦。
这一天,阳光穿透薄云,温柔地洒在这片古老而神圣的土地上,仿佛连天际都在见证着历史的转折。
太和殿,这座历经数百年风雨的皇家宫殿,此刻承载了中华民族洗刷耻辱、扬眉吐气的光辉时刻——日本战败受降仪式在此隆重举行。
约二十万民众,从四面八方涌来,将太和殿前的广场围得水泄不通。
他们中,有白发苍苍的老者,眼中闪烁着泪光,那是历经战乱后对和平的渴望;
有青春洋溢的青年,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那是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还有稚嫩的孩童,或许不完全理解这场仪式的意义,但那份庄严的氛围,已深深烙印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之中。
上午十时整,随着一阵阵雄壮的军乐响起,受降仪式正式开始。
全场鸦雀无声,只听得见心跳与历史的回响交织在一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