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六章 利害之下的决断

作品:盛唐风月|作者:府天|分类:都市|更新:2014-08-30 15:38:22|字数:7264字

说到这里,杜士仪便站起身来,淡淡地拱了拱手:“于圣人如此,于我也是如此如今云州正在用人之际,倘使不能为我所用,反而还要平添掣肘,那便恕我上书言事之际,将此间情形如实上奏了要知道,虽说云州都督府属官不全,但陛下许我于当地临机辟署,事后按功呈报”

当杜士仪转身出门,眼见得那阳光照在了那一身刺眼的大红官衣上,王培义忍不住想起了自己的父亲当年为刺史时,如此一身大红官服的情景。父亲浴血死在城头,他从死人堆里逃出生天,在白登山这种地方苦苦煎熬,一直到今天,难道真的要把子子孙孙都丢在这种荒僻的地方?四十余年了,整整四十余年了,朝廷甚至都起意要收回云州,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难不成他就一直逃避下去?

“阿爷,那个只会嘴皮子功夫的什么长史终于走了我让人带他下山,下次绝不放他再上山,阿爷你就放心吧”

不多时,之前那中年大汉气咻咻地进了门。他是王培义的长子王芳烈,当初取名字的时候,王培义便是想到英年早逝的父亲,故而取了流芳千古的芳字,忠臣烈士的烈字。至于排行,取的都是族中排行,他何尝不想重归故里?可如今见长子那粗豪犹似山野粗汉的言行举止,王培义终于下定了决心。

“你给我住口”见长子为之大愕,王培义疲惫地揉了揉太阳穴,这才一字一句地说道,“你立时去追上杜长史,言说我王氏满门忠烈,自当为国为云州效犬马之劳。如今杜长史奉旨判云中都督事,我便遣你及山中健儿二十人,随侍左右,牵马执蹬,听候调遣”

“什么,阿爷,你竟然要我听那乳臭小儿的调遣?我不去”

“你若是不去,从今往后,我就没你这个儿子我到时候祭告了你祖父,就将你族谱除名”

王芳烈简直以为父亲是疯了。他怎么都想不通,杜士仪才和父亲交谈了多久,这就能够让最是固执的父亲改变了主意。他一时走也不是留也不是,额头青筋都禁不住爆了出来,最终怒不可遏地说:“阿爷,你这是失心疯了他给了你什么承诺”

“什么承诺?他给了你阿爷我最想要的东西,提请朝廷追封你的祖父,然后优抚王氏子弟你想在这白登山中一辈子,你问过你的兄弟你的子侄们是否愿意?你若是不愿意,叫你的弟弟他们来”

“他竟然答应了这个?”王芳烈心头的怒火猛然之间消解了一多半,但还是有些不相信地说,“他年纪轻轻,若真的有那般本事,怎么会到云州来?”

“无知正因为云州复置关乎重大,方才派他这样年轻却又有实绩的人来。杜十九郎开元八年状头及第,如今不过是开元十六年,短短八年间便已经是第六任官,此等资历便是那些名相也难能企及。宁负白头翁,莫欺少年穷,更何况他是少年得志你转告他,我不但派你等随从,这白登山地势险要,而且距离白登道不远,我愿意合这数百儿郎之力,为云州东部屏障。八郎,我再问一句,你可随从他下山否?”

“我”王芳烈犹豫再三,最终把心一横道,“好,去就去我倒要看看,他是不是欺世盗名之辈要是他敢虚言诓骗,我立马带人回来阿爷,我先去挑人”

眼见王芳烈风风火火地转身出了门去,王培义方才闭上眼睛长长吐出一口气。正如杜士仪刚刚所说的,骨咄禄兵锋最强大的时候,整个河东河北几乎都陷入了战火。父亲王德茂被杀,单于都护府司马张行师被杀,蔚州刺史李思俭被杀,丰州都督崔知辩被擒……从高宗末年到武后年间,对外战事几乎都是败绩居多,处处狼烟,处处战火,而架不住的是武后对于武将的疑忌之心极盛,从程务挺到黑齿常之,一个接一个被重用,立功,然后被诛,朝中文官亦是朝不保夕。

所以,他信不过朝廷,实在是信不过可现如今云州重归大唐之际,他不得不做出选择。

当杜士仪已经下山走到一半的时候,突然听到背后传来了连声呼唤。一转头,他就只见起头那大汉带着一行人健步如飞地追了下来,到他面前时摆了摆手吩咐之前那向导先行归山寨,随即就冷淡地拱了拱手道:“某家王芳烈,奉家父之命,带二十健儿护送杜长史回云州,并在帐下听候调遣家父还说,白登山中这数百人,愿为云州屏障”

喜欢盛唐风月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盛唐风月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盛唐风月》,方便以后阅读盛唐风月第五百四十六章 利害之下的决断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盛唐风月第五百四十六章 利害之下的决断并对盛唐风月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