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小婿见丈人

作品:盛唐风月|作者:府天|分类:都市|更新:2014-08-30 15:23:38|字数:9492字

“我知道幼娘曾经对王公说过有意中人,只怕为了此人,王翁也应该纠结过很久。”说到这里,杜士仪见王元宝愠怒地轻哼了一声,他便继续说道,“幼娘之前险些被王守一算计,而我看似仕途平顺,实则也历经多次凶险,想来王公更不会不知情。所以,一直瞒着也并非我们心中所愿,也是不愿王公担心

尽管心里那种郁闷就别提了,可杜士仪一口一个幼娘,分明和女儿有情已经不是一两天了,想到这满京城中寻觅如意郎君,恐也找不到杜士仪这般年轻出色的,王元宝只能按下心头愠恼,沉声问道:“好,之前种种我也就不问了。我只问你一事,是真心要迎娶幼娘否?若是真的,那你此次上任之前,就立时办了婚事,让她跟着你一块去上任”

“莫非王公不曾听过,我二十五岁之前不宜成亲?”

王元宝登时想起那个克贵女的传闻,一时为之气结:“莫非你看中幼娘,便是因为我王家虽富却不贵?”

“自然不是,只王公可曾想过,为何突然有此传言?”

见王元宝先是面色一僵,继而倒吸一口凉气,竟再次失态到拿手指着他的鼻子,你你你了老半天,却是说不出一截完整的话来,杜士仪这才坦然低声说道:“其实,我和幼娘对二位贵主都是一直小心隐瞒的。早在她当初回长安之前,我和她便已经有了相应打算,故而回京面对陛下意许长女,我才以此辞令推脱,更求得司马宗主相助圆谎。否则,幼娘固然觊觎者众,我那里的门槛恐怕也要被提亲者踏破了。”

“你们两个好大的胆子……”王元宝这次终于恍然大悟,一时说不出是气恼,还是欣慰,好半晌方才叹道,“罢了,你既然如此煞费苦心,幼娘又真的倾心于你,我这个当父亲的还能说什么?可是,当真不能先办了婚事?”

“前时我险些贬黜衡州,据我所知,便是圣人见过王毛仲王大将军之后做出的决定。”杜士仪思来想去,还是决定蓝田驿那一桩对王容提过就算了,王元宝处却不必再说。

“当初我夺下解头时,曾经让王大将军吃了那样一个哑巴亏,看来是他依旧耿耿于怀。而如今的中书令张相国素来与其友善,如今对我虽不像此前贬斥幽州的张使君那样针锋相对,可善意恶意莫辨。我和幼娘可以一走了之到成都,王公留在长安,届时那些明刀暗箭则何如?”说到这里,杜士仪便诚恳地一揖道,“所以,我愿意亲手写下婚书交付王公。但只请王公允准,让幼娘随我去任上。”

“什么?”这下子王元宝顿时陷入了两难。要说能够得这么一个德才兼备智勇双全的女婿,他脸上恼火,心里还是肯的,可要让女儿跟他去成都,他毕竟出身士人,即便捏着婚书在手,一想到异日两人尚未行六礼,就兴许给他弄出个外孙或是外孙女来,他就只觉得心头再次万般纠结。好半晌,他方才声音艰涩地问道:“你们……你打算让幼娘以什么名分跟着你?”

“幼娘在长安固然出名,可也不是四处抛头露面,不虞到成都还有人认识。我本意借重她之能在成都另有大用,自然绝不会委屈她为婢妾,这一点王公尽管放心。”话到这儿,见王元宝果然长长舒了一口气,杜士仪便欣然笑道,“我虽远不如王公豪富,可还有一些家底。须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有幼娘点石为金,此去成都自然平添羽翼。”

果然不愧是杜十九郎,比那些觊觎王氏丰厚陪嫁的达官显贵有眼光。他的女儿,又岂是陪嫁丰厚而已,他家里两个儿子加在一块,及不上幼娘半点

仔细思忖了一番其中利害,想想从王容入道,杜士仪开元九年回京到现在,两人之间情投意合足有将近四年,远胜过寻常一见钟情,王元宝终于深深吸了一口气,点头应道:“好,我答应你。”

“多谢王公贤明,我必不负所托”

玉真公主和金仙公主今日特意屏退了左右从人,只留一二最心腹的在花园左近巡视,以防有人偷窥,此刻闲坐草堂时,她们不时打量王容,见其脸上分明看得出是佯装镇定,她们不禁会心一笑。直到杜士仪和王元宝并肩行来,全都洋溢着轻松的笑容,玉真公主便立时打趣道:“这下玉曜可以如释重负了,这翁婿头一回摊牌相见,果然是一切顺遂”

尽管知道父亲应该会答应,可这一刻,王容只觉得心里那块沉甸甸的大石头犹如冰山一般消解融化,无影无踪。

当官之后就再也谈不上闲暇空余,尽管杜士仪再想抽空去一趟嵩山见卢鸿,可算算日子也只能作罢,不得不拜托了崔俭玄和杜十三娘。至于留在樊川读书的杜黯之,他吩咐其明岁试着去考乡贡明经,又请杜士翰多多照顾,更为其引见了杜思温。等到裴宁王翰韦礼一应亲朋好友一一别过,宋憬源乾曜裴璀孟温礼韦拯等一应长官分别拜辞过,甚至连张说都不得不去告了别,他临行之前,却再次来到了樊川杜曲的老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盛唐风月》,方便以后阅读盛唐风月第三百九十四章 小婿见丈人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盛唐风月第三百九十四章 小婿见丈人并对盛唐风月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