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一战封三侯,尸骸成山似烽火

作品: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作者:不吃烟火|分类:历史|更新:2025-01-01 09:47:12|字数:4226字

“将军万胜。”

“骠骑万胜。”

“大汉万胜。”

战场之上,龙骧军卒杀敌长啸。

阎行所为,士气为之大震,令龙骧之卒愈发不可阻。

大汉不是刘牧一个人的大汉,陈国之卒不是刘牧一个人的军卒,每一个将领,每一个文官,都应该绽放自己的光彩。

万胜之音,从刘牧披甲持印开始,未来将伴随大汉一直走下去。

“杀。”

阎行仗刀赴前。

一人,一马,一刀,前路无人敢阻。

一个人的战场,却生生走出万骑冲阵之感,孤高不可敌的背影,杀伐之声犹如钟罄在鸣奏胜音。

“咕嘟。”

呼衍黎初吞咽着唾沫持刀向前。

四周的控弦精锐畏惧止步,唯有杀了阎行,才能重新激起军势,让所有人为他赴死一战。

“驾。”

阎行脚磕马腹。

速度越来越快,似乎将昏暗笼罩的大地撕裂。

从平西寇开始,幸得入骠骑之幕府,此生若有人能阻他杀敌御寇,唯有骠骑一人,此战他当封侯,谁都不可阻。

众目睽睽,二人对冲厮杀。

铁蹄践踏之地,尘土飞扬,刀光交鸣。

吭哧一声,弯刀被定业刀斩成两半,明亮雪白的刀锋,带着一抹血色划过虚空,压下弥漫的尘埃。

“呵。”

阎行别马返回。

探手提起呼衍黎初的首级。

在脖颈汩汩涌血的背景下,肆意的绑缚在高桥马鞍之上。

而后……!

他无视两部控弦的瞩目,砍断代表呼衍黎初为匈奴单于的旗帜,持着定业刀朝人群杀了过去。

呼衍黎初死,代表单于的旗帜坠倒。

黑暗与光明交错的旷野战场,似乎被犁了一遍。

大地被践踏的土浪翻滚,鲜血淌成湖泊,在铁蹄下荡起血色涟漪。

这场疯狂到极致的杀戮,没有人后退,龙骧,段煨营,护商军,匈奴义从军都是心怀歼灭之意。

两部匈奴更清楚,自己身处并州腹地,逃不脱了。

故此,唯有厮杀,厮杀,杀至最后一个人,方能休兵止戈。

故此。

这场战争直至皓月临空方才停下。

目之所及之处,横尸遍野,血肉成泥,残兵破甲,箭矢如林,还有一匹匹战马被杀意所慑,垂头吐着白气,不敢逃离战场。

“铿。”

马腾随手砍下一颗首级。

不由朝着龙骧军卒所在之处羡慕的看去。

他没有阎行之猛,毕竟人至中年,不负少年的英勇,只求未来自己的超儿能够追随骠骑征战,谋求一个封侯之功。

龙骧军所在,不少军卒敞怀大笑。

周边亦有随军而来的周慎营卒,这些河内守备军,不少人都参与过萧关之战,自然明白阎行未来会有何等际遇,纷纷送上贺喜之言。

“彦明将军。”

“某提前唤一声君侯了。”

沮授踩踏着血水泥泞走了过来,目光扫过战场道:“不过还需要先打扫战场,此战敌首难计,以各军战场分割,然后统计出来均分给军卒,你以为如何?”

“当得。”

“某龙骧战场不差。”

阎行扬起手中的首级,朗笑道:“余者某不参与,分给龙骧军与河内守备军,有此一人之首足矣。”

“可。”

沮授不由笑了笑,颔首远去。

阎行与王戎一般,有封侯之功在手,便将其他敌首均分麾下。

如此看来,军谘司授文识字之际,所讲述的话语还是有几分威力,不愧是骠骑亲自编写,堪称恐怖。

“清扫战场。”

“斩首记功,全部要带至关外。”

阎行重新收起敌首,用肘窝甲胄拭去定业刀上的鲜血,并送入刀鞘。

月华之下。

篝火升腾,大军持刀枭首。

有人参与记功,有人搬迁尸骸堆砌成山。

匈奴义从军望而生畏,有些不敢上前,只能站在远处了望。

临近深夜,伴随尸山似烽火狼烟燃起,如雪花般的飞灰飘荡在美稷县上空,诉说着匈奴辉煌的凋零。

此战斩首十六万之众。

尸山之火,映照天穹而不灭。

沮授相信,骠骑一日不死,南匈奴便不敢复叛大汉。

凌晨时分,大军清扫战场结束,无奈向北行军十里之地,避开燥热才开始安营扎寨。

军帐中,沮授提笔写下战争前后细节,以及战损。

并且,表明自己将领军北上,询问是否要停驻善无,协同周慎从侧翼出关对鲜卑主力进行围剿。

两日之后。

平城关,帅帐之内。

刘牧持军报而观,各营主副将列于帐下屏气凝神。

“宗员,你代为拟令。”

“封赐介士队率王戎为定远侯,禄秩等同食邑三百户,擢为介士校尉;阎行封赐期思亭侯;沮公与克敌有功,率军歼敌十六万,封赐杞乡侯。”

“传沮授,留护商军于善无,余下军卒急赴平城关。”

“并誊抄军报,传并州九郡各县,我亲拟捷报由监州尉发往洛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方便以后阅读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第111章 一战封三侯,尸骸成山似烽火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第111章 一战封三侯,尸骸成山似烽火并对三国:我,真皇叔,三兴大汉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