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别来无恙

作品:科举:启禀皇上,状元郎又发疯了|作者:一只绿耳|分类:历史|更新:2024-12-30 23:54:30|字数:4284字

吃过饭,沈大谷又跟沈通私下聊了一会,然后让人备礼把沈通送回去。

沈舟与刘氏和沈远聊了会,也扛不住了,回房歇息了。

赶路是最累精神的。

尤其是坐着马车还颠簸,这么长时间下来,精神和身体都会扛不住。

沈大谷原本还想着晚上大家一起给沈舟和沈立热闹热闹,结果两人这一睡,直到日暮也没有醒来的意思。

干脆便让伙房留着两人的饭菜,也不把两人喊起来吃晚饭了。

夜间,沈大谷躺在床上,一直想着白日里的事。

天气闷热,加上心里有事,他翻来覆去睡不着觉。

刘氏是高兴,尤其看到沈舟和沈立两人平平安安回到家,心里踏实,神经松懈,没一会就睡了。

睡到半夜,被热醒,迷迷糊糊听到床边有动静。

她微微睁眼,便见沈大谷翻了个身。

“还没睡?”

沈大谷顿了顿,翻身平躺,“你睡吧,我这就睡了。”

多年夫妻,刘氏哪能不知道沈大谷心里有事没想明白。

“想上京的事?”

沈大谷扭头看刘氏,“舟子与你说的?”

刘氏摇头,“阿远说的,说要是上京的话,他留在家里。”

沈大谷闻言,叹了口气。

“族长说舟子往后定然不会一直在一个位子上待着,若是不跟着,我心里也总牵挂着。”

“可留阿远在这边,日子长了,我也不放心。”

手心手背都是肉。

虽然五指有长短,但若有选择,沈大谷也不愿亏待这几个孩子中任何一个。

刘氏静默片刻,开口道:“阿立说,十一他们正在京中宅院看守,宅院挺大的,住一家子都没问题。”

刘氏把沈立先前说的京城里的事说了出来。

“京里也并非都是权贵之人,也有像我们这样的百姓在那谋生,只要过好自己的日子,也得罪不到那些达官贵人。”

“就是那里买菜什么的,都比这要贵不少。”

刘氏也是过过苦日子的,有些担心去到那边之后,手里的银钱够不够用。

沈大谷似乎做了决定。

“要不,让阿立和阿远跟着过去好了,我们就在这边,大不了搬回村里,有族人关照,他们也能放心。”

刘氏点头,“也好,你我年纪也大了,跟着过去,路上折腾,也不知会发生什么事。”

沈大谷做了决定之后,倒是心宽了。

“睡吧,到时跟舟子他们说一声。”

刘氏“嗯”了声,闭上眼睛没一会,陡然想起一个事。

“对了,阿立说舟子明年二月下旬成婚。”

沈大谷:“......”

这不去能成?

沈大谷不说话,刘氏心里也明白。

“去了再回来?”

沈大谷嘴角一抽,“去了再回来,这不是瞎折腾吗?”

“噢。”刘氏微微蹙眉,“那不去能行吗?”

且不说对面是谁,这可是舟子的成婚大事,他们不在,这不像话。

沈大谷一翻身,感觉自己先前白想太多了。

“睡觉!”

翌日,沈舟吃过早食,带着长青出门了。

自搬到县里后,他几乎都在外面求学应试。

不是跑这,就是跑那。

脚步匆忙,算起来,已经很久没有好好逛一逛县里了。

今日难得,离陈知县约好的时辰还早,沈舟便也想慢下脚步,逛逛这清晨的县城。

县城还是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

可让沈舟回想是什么变化,他又说不上来。

只隐约觉得是变了。

许是百姓们的精神面貌比起以前,多了些期盼和希望?

沈舟视线扫过行走间说说笑笑的百姓们,慢慢晃悠着,忽而发现一间新开的书坊。

他眼里起了兴趣,带着长青走进去。

现在考完了,他也不想每日都捧着四书五经看。

但这里能休闲娱乐的地方也少,他先前便想过买些话本来看,用来消遣消遣。

今日既然出门了,总也得带两本回去。

他询问过伙计,来到专门售卖话本的一处架子前。

伙计很是热情,“这几本是现下卖得最好的,客官可以看看。”

沈舟点头,顺着伙计的介绍,随手挑了本翻看起来。

看了会后,他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劲。

他没有再看下去,而是直接往后翻。

这话本竟还是连载的。

到了后面,写的正是那名书生殿试高中第一的喜报回乡。

沈舟神色怪异,往前翻了翻。

落榜三次,逆风翻盘,六元连中,励志人生。

话本里怎会少不得情情爱爱。

一开头,便是书生历经千辛万苦,到京之后,不小心得罪了权贵,幸得一位官家小姐得救。

两人一见钟情......

后面还有各种考验,各种波折。

沈舟看着看着,觉得这人的想象力还挺丰富的。

就是这书生的经历,有些略为眼熟。

沈舟翻了页,看向话本作者。

五才先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科举:启禀皇上,状元郎又发疯了》,方便以后阅读科举:启禀皇上,状元郎又发疯了第220章 别来无恙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科举:启禀皇上,状元郎又发疯了第220章 别来无恙并对科举:启禀皇上,状元郎又发疯了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