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对了,再加个杏仁儿豆腐配山楂糕,这个最后上。”
“好嘞,您跟嫂子和孩子先坐着,我去给你们端茶去。”
这边的餐具过去用的都是银碟银勺五彩碗跟象牙筷子,不过这会儿已经没球了。
这个世界丰泽园的现有名厨除了王义军以外还莫名其妙的多了个吴大江,也不知道这老头是哪个空间裂缝里蹦出来的。
冉秋叶好奇的环顾了下这新盖的建筑,四九城出名的馆子她都不陌生,但十年间很多店都不是那么回事了。
比如家跟前的那个烤肉季,当初何雨柱带她跟白乐菱去过后没几天就受到冲击,然后店里的牛肉就变味道了,口感跟皮筋儿差不多。
冉秋叶观察了一圈,这才问道:“柱子哥,这边主食出名的不是烤馒头吗?你怎么没要?”
“不需要,一会儿吃完饭他们会送咱两个的。”
等菜的过程懒得说,反正是都上来了,看来服务员还是给打了招呼,海参个头很大,量明显比正常情况要多一些。
最后一道菜是吴大江亲自端出来的,冉秋叶赶忙挪了挪椅子给师傅让开位置,请老头坐下。
老头先是一脸疼爱的摸了摸两个孩子的小脑袋,这才问道:“这运动结束了,你就该带着小叶多出来走走,省的你总是一个人在外边儿乱窜。”
何雨柱趁机找饭辙:“这不带她出来了嘛,今儿这顿我挂您账上行不行?”
“行啊,就当我请徒弟媳妇儿跟我们可乐可可了。”
老头满不在乎的答应了何雨柱的无理要求,转头问冉秋叶:“小叶,前几天我听柱子说你们一家快能平反了,是不是真的?”
冉秋叶放下筷子,认真回道:“是呢师傅,差不多也就是年前后。”
老头帮忙剥了个虾放到可乐盘子里,点点头道:“那就好,你爸妈在村里也是埋没一身学问,早回来早为国家做贡献。”
吴大江后厨还正忙呢,哪有功夫跟徒弟一家在这儿扯闲篇儿,聊了几句就回去干活了。
老头离开后冉秋叶吃的也轻松了许多,她给丈夫和儿子闺女一人夹了只海参,轻声道:“多吃点这个,有营养。”
何雨柱不喜欢吃这玩意儿,把冉秋叶给他夹的又放回媳妇儿碟子里,对可乐道:“对,多吃海参,以后踢球也有劲儿。”
小可乐嘴巴油乎乎的,抬头问自己老爹:“爸爸,为什么吃海参踢球就有劲儿?”
何雨柱随口胡诌:“因为星期天海参跟足球更配哦。”
可可用个小勺子盛着菜递到何雨柱嘴边,乖巧的道:“爸爸吃。”
小棉袄真没白疼。
快吃完时候李丽丽果然端过来两个烤馒头,说是赠送的,何雨柱用牛皮纸包了塞到了自己包里。
一家四口吃完饭歇了会儿就撤了,吴大江也没空再出来,何雨柱当然没有把账挂在老头名下,虽然吴大江不在乎徒弟一家占这便宜,可何雨柱怕店里的其他人说三道四。
从丰泽园出来后,冉秋叶说想去箭楼那头转转,何雨柱当然应允,于是带着母子三人就去了那边儿。
前门大街在这会儿算是着名的商业街,比南锣鼓巷要热闹的多,说句人流如织也不过分,老字号几乎都是在这头。
改开后第一个卖大碗茶儿的就是在这边,而且正阳门城楼跟箭楼附近地方挺宽敞,行人店铺也多。
不过改开后第一家饭店悦宾是在南锣鼓巷那头,但那都是80年时候的事了。
何雨柱跟冉秋叶把自行车找地儿存了,带着两孩子在前门大街从西到东漫无目的的溜达,冉秋叶有十多年没来过这头了,倒也溜达的挺兴致勃勃。
冉秋叶先到公兴文化买了一堆画纸颜料等乱七八糟的文具,路过京味香时候何雨柱带着儿子闺女又买了二斤酱牛肉。
家里其他东西也没个缺的,到大北照相馆时候何雨柱特意在照相馆门口用自己的相机给老婆孩子拍了张照片。
冉秋叶的长相气质打扮,还有何雨柱给她弄的这年头没见过但不违规的发型,整体还是挺出众的,可乐跟可可也长的也漂亮讨喜,所以这一家四口的回头率还挺高。
本来溜达的挺高兴,冉秋叶照完相却突然说道:“柱子哥,我想去看看布料,咱去逛逛吧。”
布料?何雨柱刚来时候的确缺布料,不过现在最不缺的就这玩意儿,雨水七月份已经毕业回纺织厂当了技术科的副科长,何雨柱都把手伸到侨汇商店了,什么布料买不到?
不过老婆提出来了,何雨柱也没想着拒绝,刚好不远处就是百货商店,于是他指了指那边儿回道:“行啊,前边就是亿兆棉织,咱去那儿看看。”
结果冉秋叶却停下了脚步,牵着闺女的小手轻声道:“不去那,我记得你说过这些年倒腾那些布是跟这边的一个布店负责人合作的,我有点好奇,想去那个店里看看。”
何雨柱诧异的看向自己老婆,发现她明亮的瑞凤眼里似乎闪过一丝狡黠,嘴角也含着若有若无的笑。
喜欢四合院:何雨柱的年代生活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四合院:何雨柱的年代生活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