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路的四团在冲锋时采用了独特的战术。最前面的一排战士手持冲锋枪,他们以极快的速度冲向敌军,同时向两侧散开,形成一个扇形的火力网,边冲边扫射,为后续部队开辟道路。中间的主力部队则挥舞着马刀,他们在战马的奔腾中,齐声呐喊,如汹涌的潮水般涌入敌军阵营。马刀与英军的武器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溅起一串串火星。而四团的最后一排战士则负责殿后,他们在冲锋的过程中,不时地向身后的敌军投掷手榴弹,阻止敌军的追击。孙德胜亲率的精锐部队在四团之后,他如战神下凡,手中长刀舞得密不透风,每一次挥动都带着强大的力量,英军在他面前如同脆弱的蝼蚁,纷纷倒下。他的目光坚定而冷静,时刻关注着战场的局势,指挥着部队的推进。
右翼的七团也展现出了非凡的战斗力。七团团长命令一营向左迂回,二营向右包抄,三营则跟随自己正面冲击。一营的战士们在冲锋过程中,巧妙地利用地形,他们骑着战马沿着左侧的小山坡疾驰而下,出其不意地出现在英军的侧翼,用冲锋枪猛烈扫射,打得英军晕头转向。二营则从右侧快速穿插,他们在马背上灵活地变换着姿势,躲避着英军的攻击,同时用马刀与敌军展开近身搏斗。三营在团长的带领下,如同一把锋利的箭头,直插敌军心脏。他们先是用冲锋枪进行一轮齐射,然后迅速切换成马刀,在敌军阵中杀开一条血路。在冲锋的间隙,战士们还会适时地投掷手榴弹,将英军的防御工事炸得粉碎。
在各团的奋勇冲锋下,英军营地陷入了一片血海。孙德胜的六万铁骑在战场上纵横驰骋,如入无人之境。他们充分发挥了骑兵的机动性和冲击力,让英军步兵难以招架。战场上,马蹄声、喊杀声、枪声、手榴弹爆炸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极其惨烈的战争画面。
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孙德胜的部队成功斩杀敌军两万余人。他见奇袭的目的已经达到,且英军开始组织起有效的抵抗,便果断吹响了撤退的号角。那尖锐的号角声在战场上回荡,各团将士闻令,迅速摆脱敌军的纠缠,朝着预定的西北三里外的山谷会合点奔去。
六万铁骑如黑色的怒涛席卷过草原,一番激战之后,各团依令在西北三里外的山谷成功会合。此时的山谷中,弥漫着浓烈的血腥与硝烟气息,疲惫却亢奋的战士们勒马伫立,战马不时发出粗重的喘息与嘶鸣。
几位团长热血犹沸,纵马来到孙德胜近前,其中一位满脸涨红,眼中满是战斗的狂热,高声喊道:“师长,咱们这仗打得太痛快啦!将士们士气正盛,敌军已乱了阵脚,此时若再冲一次,定能杀他们个片甲不留,多斩获些战功啊!”其他团长也纷纷附和,皆欲再战。
孙德胜面色一沉,目光威严地扫过众人,沉声道:“糊涂!我等尚未向元帅禀报便擅自开战,已然犯了军规。此役虽胜,却也侥幸,如今见好就收方为上策。若再贸然进攻,一旦陷入敌军重围,我等六万兄弟性命堪忧,且后续如何向元帅交代?莫要被一时胜利冲昏头脑,军有军规,不可肆意妄为。”
几位团长听闻,顿时清醒过来,面露惭色。一位团长挠了挠头,嘿嘿笑道:“师长所言极是,是我们鲁莽了。只是这胜仗打得,心里头实在畅快,一时没了分寸。”
孙德胜见状,脸色稍缓,打趣道:“你们倒是畅快了,可我这心里呀,直打鼓。等见了元帅,怕是得先领一顿军棍咯。你们若是再叫嚷着打仗,我便先拿你们开刀,省得元帅动手。”众人闻言,皆哄笑起来,紧张的气氛随之消散。
随后,孙德胜整军片刻,便率部向着木兰花元帅营地疾驰而去。马蹄扬起的尘土,似在诉说着他们的英勇事迹,也带着一丝对未知军法惩处的忐忑。
孙德胜夜奔援帅营
孙德胜率部离开山谷,向着木兰花元帅营地疾驰。夜幕如墨,渐渐浸染了整个草原,明月高悬于天际,洒下清冷而皎洁的光辉,仿若为这支行进中的铁骑铺上了一层银霜,指引着他们前行的方向。
六万铁骑在夜色中犹如一条奔腾不息的黑色巨龙,铁蹄踏地之声,如汹涌澎湃的战鼓轰鸣,打破了夜的寂静与祥和。孙德胜端坐于战马之上,身姿挺拔如苍松翠柏,尽管内心深知此次未经禀报擅自出战,虽侥幸斩获小胜,然仍极有可能面临元帅的严厉责罚,忧虑之情如影随形,丝丝缕缕缠绕心间。但他外表依旧镇定自若,那坚毅的面容仿若刀削斧凿,目光坚定地直视前方,仿佛能穿透这茫茫夜色,直达目的地。
行至半途,前方负责探路的骑兵如疾风般突然回报,称发现一股英军正朝着他们的方向行进,观其行军态势,似乎是前来追击。孙德胜听闻,浓眉紧皱,如峰峦攒聚,深邃的眼眸中瞬间闪过一丝决然。他猛地一勒缰绳,座下战马长嘶一声,前蹄高高扬起,而后稳稳落地。孙德胜顺势高举右臂,那动作仿若能撑起苍穹,大声下令部队停止前进,准备迎敌。言罢,他双腿轻轻一夹马腹,战马会意,驮着他迅速前行。孙德胜极目远眺,只见此处地势较为平坦,仿若一片无垠的棋盘,但右侧有一片小树林,郁郁葱葱,在月色下宛如一片神秘的暗影,可作天然的掩护屏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